
在1960年上映的电影《林海雪原》中,张勇手(左)饰少剑波,王润身(右)饰杨子荣。
2014年12月,由徐克执导的3D电影《智取威虎山》在全国上映。正值隆冬,住在总政莲花池干休所的张勇手请战士买好了电影票,冒着严寒走进附近的一家影院。此时,距小说《林海雪原》首次搬上银幕已过去了54年,当年英姿勃发的“少剑波”,已是耄耋老者。
1957年9月,曲波的小说《林海雪原》出版,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导演刘沛然读后心潮起伏,他想起了自己所在的部队在东北剿匪的往事,于是和曲波取得联系,决定选取小说中最精彩的片段“智取威虎山”改编成电影《林海雪原》。刚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的青年演员张勇手被选定为团参谋长少剑波的扮演者。
虽然年仅26岁,张勇手已称得上“老兵”——14岁考入解放军的随营学校,后进入文工团,跟随部队解放太原,继而西进、渡过黄河,从潼关打到西安、宝鸡,解放成都;抗美援朝战争打响了,他又奔赴朝鲜投入战勤工作。“成都解放后,还留下了很多国民党的残匪,我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剿匪战斗,但了解剿匪之艰难,土匪明目张胆地在街头将解放军的吉普车砸烂、烧毁,我们的一个组织部长被土匪以极残忍的方式杀害,我也见证了人民群众团结起来共同剿匪的巨大力量。”读完剧本,张勇手很激动,少剑波这个角色对他来说是那么熟悉。然而他又是忐忑的,以前饰演的都是我军基层干部,这是第一次演团职干部,如何演好,没有经验。张勇手回忆道,曲波曾到剧组看望演员,讲自己的剿匪经历,给演员鼓劲儿,还与张勇手进行了交流。“少剑波的原型正是曲波:‘少’表示年少有为,‘剑’表示有锋芒,‘波’则是曲波的名。这是一个有勇有谋、善于做群众工作而又富有青春朝气的团参谋长形象——由此,我确定了创作思路。”那时的张勇手从事电影表演仅三年,并没有太多理论、技巧可言,唯有认真研读原著,反复咀嚼剧本里的每一句台词,揣摩如何用眼神表现人物内心。张勇手饰演的少剑波帅气英武、睿智果敢,得到了曲波的充分认可,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风靡一时,成为银幕上经典的军人形象。
在“智取威虎山”这段故事里,革命斗争经验丰富、智勇双全的侦察排长杨子荣是绝对的主角。杨子荣的扮演者为同在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王润身,他也来自解放军文工团,熟悉部队生活,加上早年的阅历,对这个角色有独到的理解。张勇手说:“王润身的父亲是说书人,他自己也会讲传统书目,讲得精彩极了,常常让我们听得入神。他还学过武术,有一股侠气。侦察排长扮成土匪,没有两下子是扮不成的。这个角色非他莫属。”
在与杨子荣的对手戏中,张勇手最喜欢这么一场:正当少剑波踌躇威虎山如何智取时,杨子荣装扮成土匪的模样推门而入,少剑波明白了杨子荣的意图,二人随即以土匪间的黑话开启一段精彩的对白,而后决定由杨子荣假扮土匪打入威虎山内部。为了呈现最佳演出效果,拍摄前,张勇手刻意回避王润身的土匪扮相,从而有了杨子荣进门那一刻少剑波眼神中闪现的意外、了然与犹疑。这段流畅的表演也让二人直呼过瘾。
在张勇手看来,杨子荣初入匪巢被群匪审讯的那场戏堪称经典:“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野鸡闷头钻,哪能上天王山!”“地上有的是米,喂呀,有根底!”……“刘沛然导演吸收了中国传统戏曲元素,使剧情张弛有度,极具节奏感,让人在紧张的氛围中仿佛听到了戏曲的锣鼓点。后来谢铁骊导演拍京剧片《智取威虎山》时,对电影《林海雪原》里的这一段情节反复看、仔细看,自叹弗如,认为刘沛然处理的每句话、每个节奏都讲究、严谨到了极致。”
对细节、台词的精雕细刻也源于剧组的民主风气和协商精神。拍决定让杨子荣上山的那场戏时,张勇手突然想到,小分队远离大部队,更要强调党的领导,这么重要的决定应该经过组织讨论。刘沛然说此建议好,但考虑到电影里开会场景太多,于是在实拍时加进一句台词:“子荣同志,这么重大的问题,要通过支委会研究研究才能执行。”后来在京剧片《智取威虎山》中,少剑波的唱词里也有了这么一句:“还要开支委会讨论决定,用集体的智慧战胜敌人。”
电影《林海雪原》开拍是在1960年春节后。抵达吉林外景地时,林里的积雪已开始融化,为了营造真实的雪景,全体演职人员一同上山运雪。“那时气温很低,去外景地我们坐的是运木头的敞篷小火车,下车后双腿冻得动弹不了,活动好一会儿才能恢复知觉。晚上我和王润身住在一所学校里,房间没有火炕,我们就睡在一堆乌拉草上,早上起来被子上全是冰渣。”冬天抵御寒冷,到了7月份回到北京拍内景,演员们又要遭受另一种痛苦:“盛夏穿着皮袄烤着火,还得装出冷的样子,里面全是汗。”
当时正逢三年困难时期,每个人的口粮极为有限。拍“百鸡宴”那场戏时,鸡是特批的,何等珍贵,大家显然不能真吃,等几天后戏全部拍完,肉都馊了。传为笑谈的是“傻大个”的扮演者里坡为自己设计吃棒骨的情节:“傻大个”从威虎山下来直奔河神庙,一定饿了,老道拿出几根棒骨给他啃,边啃边说。如此,人物更加生动。导演刘沛然认可了里坡的设计,找上级批了四斤酱棒骨,里坡从排练时开始吃,一直吃到正式拍完。刘沛然恍然大悟:“哎,你这是想吃肉了吧。”
影片中最让观众赏心悦目的场景当属战士们身披银袍,脚踩滑雪板,穿行于茫茫林海雪原,极具美感。为配合拍摄,部队请来八一滑雪队的运动员,远景的高山速度滑雪由他们完成,近景的滑雪镜头则是演员自己上。为了学会滑雪,许多演员摔得鼻青脸肿。
虽然拍摄条件艰苦,但是剧组走到哪儿都有部队、林场、老乡的支持,大家并不觉得苦。在张勇手看来,那时的压力无关物质而来自精神层面——如何才能把片子拍好,不辜负祖国和人民军队的期望。剧组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奋战在林海雪原上。
半个多世纪以来,小说《林海雪原》不断被改编成各种艺术形式,它们让张勇手一次次地回望记忆深处的那片林海雪原。如今的影视制作技术、创作理念和当年不可同日而语,然而在张勇手心目中,1960年版的电影《林海雪原》所蕴含的情感是最为纯粹、质朴的——它寄托了刚刚走出战火硝烟的人们对战斗英雄最真挚、最深切的怀念,也记录下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一群“胸有朝阳”的电影人执着于艺术追求,齐心协力完成祖国和人民军队交予任务的光荣过往。(本报记者 赵玙)
编辑:白琳
忒色 “收藏170余万件文物”的陕西历史博物馆 带着3件国宝登上花呗皮肤 10月24日,陕西历史博物馆携3件国宝——镶金兽首玛瑙杯、鸳鸯莲瓣纹金碗、开元通宝金钱登上花呗文物皮肤,可在手机上免费获取 2025-10-24
忒色 此次KPRO肯律轻食与肯悦咖啡携手西马,不仅以“营养补给+能量唤醒”的双重保障践行品牌承诺,更通过与赛事精神的深度契合,让“安心品质”与“活力生活”的理念在古城西安的赛道上充分彰显 2025-10-23
忒色 恩施地心谷景区据悉,本次“知音湖北·超级文旅日”活动由湖北省统一打造,以每月17日(谐音“一起”)为载体,旨在通过文旅惠民深化“知音湖北”的文化内涵 2025-10-20
忒色 从河口水库的碧波荡漾、百鸟翱翔,到马合镇的黄沙披绿、生机渐显,榆阳区正用实际行动绘就生态治理新画卷 2025-10-17
忒色 近年来,宝鸡市持续推进渭河流域综合整治工程,通过河道清淤、湿地修复、植被恢复、水质提升等一系列措施,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吸引众多鸟类前来栖息 2025-10-16
忒色 10月1日,一场名为“酷城东·熟人节”的创意活动在此启幕 2025-10-13
忒色 9月30日,回到西安的裴海潮(前)和朋友进行日常骑行训练 2025-10-10
忒色 这里正在进行陕西省第三届“延长石油杯”三人篮球联赛(社区组)比赛的揭幕战 2025-10-10
忒色 赛事主办方负责人表示,作为传承秦腔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次郑国渠秦腔大赛复赛不仅为戏迷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更以“水利遗址+传统戏曲”的创新形式,推动文化遗产与艺术传承的双向赋能 2025-10-05
忒色 游客在景区民宿的中秋装置前拍照这个假期,恩施地心谷凭借其独特的地质景观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游客提供一日尽览诗意山水、一夜梦回民族寨堡的完整体验,成为短途微度假的理想目的地 2025-09-22
忒色 开幕式上,陕西省民政厅、西安市民政局分别发布《陕西养老产业蓝皮书(2025)》《陕西银发经济产业目录(2025)》和《2024年西安市老年人口、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综合统计信息》,为产业发展提供权威数据支撑和政策指引 2025-09-20
忒色 本届大赛旨在搭建全球资源对接平台,推动安康毛绒玩具产业由“制造”向“智造”转型升级 2025-09-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