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三大平台 情牵艺术与人民​——2021年中国秦腔优秀剧目会演观察

时间:2021-06-23 10:22:48  来源:中国文化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构建三大平台 情牵艺术与人民​——2021年中国秦腔优秀剧目会演观察

2021年中国秦腔优秀剧目会演以“庆百年华诞 创秦腔辉煌”为主题,包括秦腔展演、论坛、惠民演出、嘉年华四大板块20余项活动,在剧场内外搭建起秦腔人交流合作的大平台。


不久前,由文化和旅游部、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1年(首届)中国秦腔优秀剧目会演在西安成功举办,来自西北五省区的14台28场秦腔大戏和秦腔折子戏在西安各大剧院轮番上演,1400多名艺术家、专家参与其中,惠及线上线下观众600余万人次,为广大人民群众奉献了丰盛的文化盛宴。

秦腔是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也是公认的梆子声腔的鼻祖,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让陕西地方戏曲艺术更好地发展,习仲勋与杨明轩、汪锋、马文瑞、张奚若、贺晋年、张邦英、高登榜等同志一起,安排由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两个剧团和易俗社组成的陕西赴京演出团在北京演出了《赵氏孤儿》《游西湖》《梁秋燕》等一批优秀秦腔剧目。在这期间,习仲勋邀请了周恩来、朱德、陈毅等中央领导观看演出。1959年国庆10周年期间,在习仲勋的关心下,陕西省戏曲演出团再次带着秦腔剧目进京演出,盛况空前。毛主席后来开玩笑说:“仲勋同志你为什么不请我看戏呢?你还欠我几出秦腔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国家领导人对秦腔艺术都具有深厚的情缘,对戏曲艺术十分关心和喜爱。

成功举办首届秦腔会演,既是传承发展秦腔艺术,在秦腔流播的广袤土地上,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生动实践,也是用实际行动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携手共进 搭建艺术交流的平台

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院长李小雄表示,作为秦腔人,要进一步鼓足干劲、勇攀高峰,推出更好的剧目、更多的新人。

“延水长,延水清,延水点亮麻油灯,风儿吹不灭,雨打火更红,岁月轮回情不老,丹心映得长夜明……”由西安演艺集团·三意社创排演出的秦腔红色现代戏《陕北往事》亮相2021年中国秦腔优秀剧目会演,唱响大秦之声、传递真挚情感、激荡红色情怀。该剧的主演之一、梅花奖获得者张涛表示:“我觉得目前秦腔人之间的相互走动还是较少,这次中国秦腔优秀剧目会演可以称得上是一场及时雨。”

2021年中国秦腔优秀剧目会演以“庆百年华诞 创秦腔辉煌”为主题,包括秦腔展演、论坛、惠民演出、嘉年华四大板块20余项活动,在剧场内外搭建起秦腔人交流合作的大平台。

“秦腔在西北地区有着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一级巡视员周汉萍表示,本次会演按照“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党史学习教育的总要求,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

其间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与西北五省区艺术研究(院)所联合主办的“秦腔与中国戏曲现代戏”学术研讨会召开,来自北京及西北五省区戏曲领域的30余位顶尖专家出席,在一整天的时间里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专家们以各自的专业角度,总结、梳理、探索秦腔与中国戏曲现代戏的现状、问题、思路和对策。

甘肃省文联副主席曹锐对陕西秦腔发展提出建议,她说:“陕西秦腔艺术要更上一层楼,还需更强大的艺术家、评论家的强势助力。与其他省份的有些优秀院团相比较,陕西省秦腔艺术尚未实现人才强、剧目也强的局面,仍然需要自我坎陷、或跃在渊的蓄能砥砺,只有这样,才能与当下大势深度匹配,才能实现大秦之腔与时代共舞的颉颃,也只有这样,才能为秦腔的再次赓续、求新和托举,夯实更加牢固的根基,从而不辜负这个时代给予秦腔艺术阔步远走高飞的好机遇、好舞台。”

传帮带 打造人才培育的平台

“我观看了闭幕晚会《奋进新时代 秦声永流传》,既感慨这半个月的‘秦腔艺术时段’过得快,让人意犹未尽,又让人倍感振奋,因为秦腔后继有人。”一位杨姓戏迷向记者表示。由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第十期学员培训班学员表演的秦腔《西游记》选场节目让人眼前一亮。秦腔名家李爱琴、苏凤丽、李东桥、李梅与他们的学生同台演出,以及由小学生齐声高唱的秦腔经典唱段,都让人为艺术的薪火相传而感到高兴。

开幕式演出总导演、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艺术研究中心国家一级导演王化武表示:“马友仙等老师都70多岁了,依然活跃在舞台上,还在开幕式上高唱《红灯记》,这种艺术的力量值得让更多人去传递。”

“出新人、出新作,一定要有好的平台去展示。”西安易俗社社长、梅花奖获得者惠敏莉说,中国秦腔优秀剧目会演就是“出人出戏”好的平台。“对于秦腔或者对于中国戏曲来说,要倡导几个方面的保护。”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戏曲研究所所长、中国戏曲学会会长王馗表示,除制度保护、生态保护外,戏曲发展离不开专业保护。因为戏曲是专业化程度很高的艺术种类,需要编导演、音舞美、服道化等全方位的钻研提升及配合合作,需要专业人才的不断培育和成长。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高阳表示:“要把中国秦腔优秀剧目会演打造成人才培养平台、艺术交流平台、宣传展示平台。希望广大秦腔艺术工作者以此次会演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基层,创作生产出更多有内涵、有品质、有情怀的精品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勇于“出圈” 搭建青春、时尚化展示平台

会演期间,由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带来的秦腔现代戏《王贵与李香香》以合唱、舞蹈来营造舞台艺术氛围,在西安一亮相便备受热议。该剧副导演田丰表示,钢琴伴奏下的合唱与秦腔的结合是现代音乐艺术与传统秦腔的联袂,也是中西艺术的碰撞。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柳萍认为,只有守正才能创新,要努力把秦腔融入现代人的生活。

本届中国秦腔优秀剧目会演惠民力度大,会演期间所有剧场演出均实行低票价制,百元以下票占比在50%以上。除优秀秦腔剧目集中亮相外,秦腔艺术进景区,在西安机场、大唐不夜城、白鹿原影视城、华清宫等景区开展演出和快闪活动。家住渭南的陈老太太年逾七十,为了观看会演演出,提前两天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西安,对《锁麟囊》《石榴客栈》两部剧目赞不绝口,希望这些精彩剧目未来也能在渭南演出。来自江苏的游客陈先生在白鹿原影视城邂逅秦腔并赞叹,在景区欣赏到来自专业院团的精彩秦腔表演艺术和有潮流感的秦腔服饰秀,真切感受到西安的历史文化魅力。

中国秦腔优秀剧目会演将每三年一届在陕西持续举办。设立并举办这一艺术盛会,符合秦腔在中国戏曲的影响和剧种地位,也充分体现了文化和旅游部对秦腔剧种的关心和支持,突显了陕西省委、省政府对秦腔的重视和扶持。

高阳表示,陕西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和精神,保护好、传承好秦腔,努力创作更多反映时代精神、展示陕西新时代新作为新形象的优秀作品,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本报驻陕西记者 秦毅)

编辑:白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了解陕西大事 关注陕西头条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作邮箱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宣传自律管理承诺书

Copyright ©2006-2022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