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剧场”“在线艺术欣赏”“视频直播”……无论是科技赋能,还是疫情倒逼,线上演播都已成为演艺产业发展变革的重要方向。在“后疫情时代”,如何通过不断升级的数字技术,为演播拓展更广阔的空间,推进科技与演艺融合发展?中国国家话剧院有了大动作——全国首家兼具创作能力和演出场地的院场一体化“5G智慧剧场”——国话先锋智慧剧场即将建成。“通过科技与艺术的深度融合,未来,观众可以通过VR等设备,轻松实现在舞台上看演出的体验。”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对记者说。
强强联手 科技赋能舞台艺术
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一直以来,田沁鑫对科技葆有着充沛的热情与无限的包容。从2017年在话剧《狂飙》中使用“即时摄影”技术,到开创“戏剧+影视+综艺”模式的文化类节目《故事里的中国》《典籍里的中国》,她始终在探索科技与艺术结合的未来。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文艺演出《伟大征程》中,作为副总导演,田沁鑫带领团队通过“5G+4K”超高清视频实时传输的方式,将戏剧演员丝丝入扣的表演纤毫毕现地呈现在长达180米的超大屏幕上。“《伟大征程》引入新技术助力文艺表达,用全球首创的‘戏剧表演5G即时电影拍摄’技术,实现了大型文艺演出‘即时摄影、瞬时导播、实时投屏’的创新构思,给观众奉献了沉浸式的观看体验。”田沁鑫说,《伟大征程》中新技术的成功应用,使她备受鼓舞,也让她看到了科技为话剧艺术带来的新可能。
终于,在多方努力和协调下,9月8日,中国国家话剧院、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战略合作签约暨 5G智慧剧场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在京举行。根据协议,三方将在文化和旅游部的指导下,以“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为指引,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探索和实践文化产业与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高新视频等新技术深度融合,让传统舞台艺术在科技赋能下,观赏体验更丰富,文化传播更广泛,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与幸福感,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科技加持 观众成为舞台“参与者”
在此次合作中,最大亮点莫过于三方将携手打造全国首个院场一体化“5G智慧剧场”。据田沁鑫介绍,基于中国国家话剧院雄厚的创作实力、丰富的明星资源和设施完备的剧场,结合中国联通5G技术、云网一体化优势和智慧场馆产品能力,以及华为高新视频生产技术和双千兆网络解决方案的核心能力,三方将共同探索基于5G专网、MEC、切片技术、智慧专线、FTTR等技术在智慧剧场的应用。
“三方将共同推进剧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与升级,提升剧场智慧化水平,逐步实现创新科技在剧场智慧管理、智慧运营、观众体验、线上演播、多剧场联动直播等场景的应用落地,打造行业领先的‘5G智慧剧场’示范,并携手推动‘5G+4K/8K超高清+云网一体’在演艺产业的应用,促进线上演播与线下演出相结合,助力舞台艺术业态创新和剧场数字化升级。”田沁鑫说。
“我往常看剧场里的戏,总会略感遗憾,因为有些演员的呈现是有损失的。”田沁鑫认为,剧场里的观众并不能全方位看到演员表演,而这也是“5G智慧剧场”能够解决的问题之一,“以往只有买票进剧院的人才能看到我们的演出,未来人们将借助智慧剧场,看到这些作品更高质量地呈现。”
多视角技术可以把一场话剧演出,以多个视角同步推送的形式,重构出类似“平行空间”的呈现效果:无论是恢弘的舞台全景,还是精致的局部特写,观众都能根据兴趣随意选择观看。借助5G的低时延和多视角的帧同步技术,还能为观众提供跨地域的“同步、同屏话剧表演”。甚至能够随着故事的发展,切换不同演员的个性视角,让观众获得完全融入剧情的参与感。
装修后的国话先锋剧场将会悬挂若干个VR球形摄像机,每个球形摄像机就有逾30个机位,做到无死角的拍摄。“4K、8K、VR、XR等技术能够营造出梦幻般的全沉浸舞台,让戴上‘头显’的观众,从以前的旁观者,变成了登上舞台的‘参与者’。”田沁鑫说,科技的力量填补了剧场观演的视觉缺陷,同时也为剧场和互联网搭上了一座科技的桥梁。
“线下+线上” 科技助力“双演”融合
“线下演出的观剧体验不可替代,而线上演播应该与高新技术相结合,实现‘双演’融合,推动舞台艺术弯道超车、迭代升级。”田沁鑫说,自疫情发生以来,面对特殊情况,中国国家话剧院第一时间借助新技术摸索、尝试新的舞台呈现和线上演播模式。在疫情常态化的今天,“双演”融合将成为中国国家话剧院借力新技术为戏剧作品传播赋能,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重要工作。
在田沁鑫看来,戏剧线上演播有巨大的发展空间。5G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可能将催生新的业态,这也是建设5G智慧剧场的考量之一,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创新实践将有效提升线上演播的制播效率与观赏效果。“不仅是剧场里的观众可以获得多角度、多机位、沉浸式的观演体验,线上的观众也可以通过家用设备,比如手机、电脑,只要戴上VR眼镜,也都能实现这样的观演效果。”田沁鑫希望,通过技术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优秀话剧作品能走出剧场,走向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精神食粮。
值得一提的是,在签约仪式上三方发布了第一个合作成果《5G智慧剧场解决方案》。后续,联合实验室将着力于开展演艺产业数字化研究,并持续开展对演艺场所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媒体制作、数字文化传播等场景的应用探索和技术验证,加速智慧剧场的普及,推进创新科技与演艺产业融合发展。
“未来,国家话剧院希望建设全新的戏剧生态。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新品种、新节目、新创意和新的演出形式,将推动话剧艺术创新发展,适应人们的审美变化和观演需求。我们将努力实现国有文艺院团在数字时代的转型升级,助力讲好中国故事,探索文化新业态,更好地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田沁鑫说。(嘉纳)
编辑:任晓彤
忒色 一杯咖啡一份地图,票根经济赋能文旅融合11月3日,由曲江新区文化旅游局和肯悦咖啡联合举办的“金色曲江·银杏咖啡节”活动正式开启,西北首家独立肯悦咖啡店暨陕西肯悦咖啡30家门店也盛大启幕 2025-11-04
忒色 省林业局自然保护地与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处长赵侠呼吁,各类参与鸟类保护的个人和社会团体应严格遵守野生动物保护法、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法律法规,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进入保护区核心区等未开放区域 2025-11-04
忒色 本届宝鸡马拉松在组织运营上实现突破,将起跑阶段前5公里赛道由半幅改为全幅设计,有效疏导参赛人流,从源头化解了大型路跑赛事常见的出发拥堵问题 2025-10-31
忒色 2025-10-27
忒色 2025-10-27
忒色 2025-10-26
忒色 2025-10-26
忒色 昔日煤城,今朝蝶变。融入西安“半小时圈”,铜川机遇扑面而来!铝基新材料、半导体、汽车装备…链式集群,打造转型高地。 2025-10-26
忒色 60多年来,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承载着人们对新生活的歌颂,深沉的爱国爱党之情,唱遍大江南北,温暖几代人的记忆。 2025-10-26
忒色 千年窑火淬炼北方青瓷之都,冰裂纹中凝固盛唐气韵。药王山上铭刻大医精诚,薛家寨峭壁生长英雄信仰。 2025-10-26
忒色 白鹭在漆水河振翅朱鹮于沮河畔起舞,华北豹的足迹隐入苍茫山林……从工业记忆到山水画卷,铜川大地,正书写着动人的生态篇章 2025-10-26
忒色 “收藏170余万件文物”的陕西历史博物馆 带着3件国宝登上花呗皮肤 10月24日,陕西历史博物馆携3件国宝——镶金兽首玛瑙杯、鸳鸯莲瓣纹金碗、开元通宝金钱登上花呗文物皮肤,可在手机上免费获取 2025-1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