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获“政策高配”

时间:2021-10-14 09:58:26  来源:中国文化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获“政策高配”

上海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则定位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推动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向郊区倾斜,推动更多城市公共空间建设融入文化元素、增添体育功能,打造更多群众家门口的“文化客厅”“健康驿站”,让市民拥有更多文化体育休闲好去处。


今年3月,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布局优化和空间提升的要求,鼓励在都市商圈、文化园区等区域,引入社会力量,按照规模适当、布局科学、业态多元、特色鲜明的要求,创新打造一批融合图书阅读、艺术展览、文化沙龙、轻食餐饮等服务的“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新型文化业态,营造“小而美”的公共阅读和艺术空间。鼓励将符合条件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作为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分馆。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指出要健全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并明确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作为重要任务,提出创新打造一批“小而美”的城市书房、文化驿站、文化礼堂、文化广场。

以此为指引,各地深入贯彻落实,积极推进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

文化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图书馆的总流通人次、读者活动次数,群众文化机构共组织文化活动次数实现了超过30%的增长,与之相对的却是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数量的缓步增长。

迈入“十四五”时期,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增加与公共文化空间数量不足、服务不全之间的矛盾亟待解决。各地也将公共文化空间创新打造作为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改革重点之一,以国家政策提到的空间业态为范例,因地制宜,在建设主体、空间标准、设施布局、功能设置等多方面创新实践,不断刷新人们对公共文化空间的认识。

中共北京市委发布的《关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立足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明确将打造公共文化空间纳入城市品牌建设,并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方面;提出打造国际级文化展示平台,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博物馆,建设博物馆之城,细化了提高公共文化设施运营效率的要求,提出促进公共文化供给多元化、服务方式智能化。此外,北京市朝阳区政府在今年“两会”新闻发布会上提出,要进一步优化“3+1”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力争到2025年,打造不少于100个“小、特、精”的基层特色公共文化空间,街乡文化中心达标率提升至100%,社区公共文化空间形成文化馆、图书馆、流动美术馆、非遗传习所、艺术空间、博物馆六大特色产品体系。

上海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则定位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推动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向郊区倾斜,推动更多城市公共空间建设融入文化元素、增添体育功能,打造更多群众家门口的“文化客厅”“健康驿站”,让市民拥有更多文化体育休闲好去处。《上海市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十四五”规划》更是将优化城市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置于城市人文气息营造的高度,着力激发城市公共空间文化活力,对于文化场馆、文化设施的使用效能、更新提升以及文化“微更新”改造提出了路径指引。

《成都市中优“十四五”规划》以公园城市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城区、片区、街区、社区四级文化空间建设,将推出“最成都·生活美学新场景”200个以上,培育文化街区和天府绿道“沉浸式文化空间”50个以上,在绿道、景区、景点和公共场所以艺术审美形式展示“天府文化”;并确立了大型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目标,提出构建可阅读可感知可欣赏可参与的文化生态。

浙江省于2020年发布了《高质量打造未来社区公共文化空间的实施意见》,对社区公共文化空间进行了精准谋划,从空间形式、建设要求、管理运行各个方面实施政策引领,提出文化解码、规划布局、规模标准、智慧服务,计划实现资源分享化、监管网格化、运维社会化、参与全面化,十分切合当地文化与科技优势,体现了早实践、早打样、早发展的思路。

山东、江苏等地“十四五”规划都将构建主客共享的文化和旅游新空间作为工作重点,在功能、外观、服务、产品等多方面凸显灵活性和创新性,延伸公共文化服务触角。安徽、广东等多地则在公共文化服务相关专项规划中,列明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或新型阅读空间的建设要求,涵括了公共服务供给和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细化指标,并将其作为推进省级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配套了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

在政策上,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已经得到了高位推动,在完善文化空间功能、打造文化服务品质、提升文化服务效能等方面频频出招。各地或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或结合城市发展目标系统构建,或为空间建设赋予新的内涵,或引入社会力量打造融合业态,希望在重构实体空间的过程中,丰富文化供给,拓展服务功能,创新运营管理,形成与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相匹配、与城市更新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新格局。(记者 王彬)

编辑:胡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了解陕西大事 关注陕西头条
  • 一座城和一群人的“护鸟情缘”

    忒色 在这一重要关头,金砖国家作为全球南方第一方阵,要坚持弘扬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共同捍卫多边主义,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进“大金砖合作”,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5-09-09

  • 恩施地心谷2025重磅升级 “悬崖列车+地心奇航”开启峡谷穿越新纪元

    忒色 恩施地心谷相关负责人称,希望通过“双新项目”升级景区设施与服务,并以“科技+自然+文化”的创新模式,为游客提供一场集视觉震撼、身心体验与文化沉浸于一体的难忘峡谷之旅 2025-09-08

  •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推出三大主题展览

    忒色 据悉,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还将推出馆长讲展、数字展览等活动,邀公众重温抗战荣光,汲取前进力量 2025-09-05

  • 延安:红色圣地展新姿

    忒色 延安市宝塔区河庄坪镇打造“河庄坪村晚”,村歌村舞精彩纷呈、安塞腰鼓豪放激昂、乡村市集人声鼎沸……充满乡土气息与欢乐氛围的“村晚”为来河庄坪镇体验窑洞民宿的游客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陕北文化盛宴 2025-08-21

  • 展示经济活力 传播文化魅力 “西安故事”演绎新传奇

    忒色   8月6日,人民网推出报道《店里的“老外”越来越多了》,同样以“老外”热门打卡城市——西安为例,解读“中国的吸引力从何而来”,在这篇文图、视频报道中,外国游客在西安做陶俑、品美食、穿汉服,忙得不亦乐乎,折射出持续升温的“China Travel”热潮 2025-08-12

  • 2025第三届中国(西安)先进制造暨数字工业博览会开幕

    忒色 展会同期将举办第九届世界无人机大会西安峰会等重点活动,将邀请近百余名行业专家出席并发表演讲,为行业赋能,为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2025-07-25

  • 岐山:“寻周记” 让周文化浸润城市烟火

    忒色 当青铜器饕餮纹饰在研学少年的拓片中浮现,当《诗经》雅韵随啤酒泡沫升腾——这个夏天,岐山县以一场持续4个月的“寻周记”周文化系列活动,让沉睡3000年的周礼文明走出典籍、融入市井,在古今碰撞中奏响新的乐章 2025-08-11

  • 小镇文化焕发新气象

    忒色 长安镇副镇长朱晓静介绍,除了设立文共体分中心外,长安镇按照境内3条河流划分片区,组团式设立3个联合子中心,形成“1+3+N”的文化服务网络 2025-08-08

  • “蒲公英”社区工厂已覆盖陕西40余个社区(村)

    忒色 她创办的陕西嘉林乐世达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与宝鸡市渭滨区经二路街道携手设立“蒲公英”社区工厂,以文创手工钩织为支点,为就业困难群体提供灵活就业机会 2025-08-08

  • 赛事丰富多彩 激发群众活力——陕西全民健身活动扫描

    忒色 赛事丰富多彩 激发群众活力——陕西全民健身活动扫描八月二日,第二十届“白桦林杯”川崎羽毛球公开赛拉开大幕 2025-08-08

  • 神话里的“哮天犬”原来真的存在!

    忒色 神话里的“哮天犬”原来真的存在! 韩城芮国遗址博物馆展出的中华猎犬骨骼系“哮天犬”原型狗是人类的朋友 2025-08-07

  • 新疆面积最大的地级行政区为啥是蒙古自治州?

    忒色 土尔扈特部的东归之路经历了各种艰难险阻,也付出了极大的伤亡代价,才最终成功抵达新疆 2025-08-07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作邮箱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宣传自律管理承诺书

Copyright ©2006-2022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