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歌剧到电影​——众主创谈歌剧电影《沂蒙山》是怎样诞生的

时间:2021-10-21 09:41:06  来源:中国文化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从歌剧到电影​——众主创谈歌剧电影《沂蒙山》是怎样诞生的

实际上,对于歌剧电影的拍摄,黄定山有自己的思考和考虑,他认为这一次《沂蒙山》的拍摄绝不是一次对舞台的记录,而是一次全新的创作。


497cdaa3f49265cac51cc696e1cb7394.jpg

▲歌剧电影《沂蒙山》剧照

由知名导演黄定山执导,王丽达、杨小勇、张卓、金郑建等多位歌剧演员主演的歌剧电影《沂蒙山》前不久在全国正式上映,好评如潮。在充分呈现歌剧舞台表演魅力的同时,歌剧电影《沂蒙山》运用电影艺术手段,用镜头留住经典。

黄定山是歌剧《沂蒙山》的导演,也是歌剧电影《沂蒙山》的导演。用黄定山的话来说,此番拍歌剧电影对于他来说堪称“重操旧业”,这部电影特别之处是采用了360度的拍摄,让观众在银幕里看到在剧场镜框式舞台上看不到的角度。

导演黄定山:一次全新的创作

据黄定山介绍,将歌剧《沂蒙山》拍成电影,是在演出歌剧《沂蒙山》100多场并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和喜爱之后,才产生的想法。实际上,对于歌剧电影的拍摄,黄定山有自己的思考和考虑,他认为这一次《沂蒙山》的拍摄绝不是一次对舞台的记录,而是一次全新的创作。“我希望既保留住歌剧魅力,同时又是以电影的语言、镜头的语言进行一次全新的创作,让观众在电影里能够看到歌剧舞台上看不到的东西。”黄定山说。

对于习惯了镜框式舞台表演的剧场观众,无论坐在剧场哪个位置,其角度和距离感觉都是一样的,因为舞台只是一个平面。而电影最大的优势就是特写,镜头能放大一切,这也是电影与舞台艺术的最大区别。当然,这也是其中最大的难点,而这个难点也恰恰是最吸引黄定山的。“歌剧毕竟是一种假定的非生活的表现形态,它具有舞台艺术的假定性,可是我们在电影蒙太奇镜头语言中的叙事,更多的是制造幻觉或者对真实生活的反映,这是两种审美方式和叙事方式,如何把它们很好地结合起来?这是一次全新的创作,我是把自己对电影的理解、对镜头语言叙事的理解很好地融入进这部歌剧电影中。”黄定山表示。

在黄定山的创作体验中,这是一次极其艰难和艰苦的创作过程。“不同于以往的电影表现方式,我们整整用了20多天、每天18个小时的工作强度来拍摄。我们利用电影的光效对演员的表演进行电影化的、能够经得住镜头考验的新的尝试,包括更加深入的内心体验及舞美的细节化处理,例如场景的营造、气氛的营造、战争效果等。这样可以很快地将观众拉进演员的表演和剧情中,让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黄定山说。

电影的拍摄正值隆冬,主创人员裹着大衣从早到晚进行工作,对创作的艰苦深有体会。“按照对激情戏、哭戏的要求,我们不断反复地拍摄,有的演员眼睛都哭肿了。我们的镜头不断地推拉摇移,一个场景反反复复地拍摄十几条甚至几十条,这种场景可谓历历在目。”黄定山回忆道。

“海棠”王丽达:护膝贴膏药、冰棍敷眼睛

歌剧演员拍电影本身机会就很少,所以这对于每个演员来说都是一次弥足珍贵而又有趣的创作经历。在歌剧电影《沂蒙山》中,王丽达扮演豪爽泼辣的女主“海棠”。“我觉得体验真的是不一样,这对于歌剧演员来说挑战挺大。因为在镜头面前,我们所有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及内心情绪的变化及一些细微的处理都会被看得非常清楚。”王丽达说。

“一个演员要全身心地投入到角色当中,站在舞台上的那一刻,我就是海棠,就是一位红嫂。”对于这个角色,王丽达深有体会,“为了精益求精,在拍摄的过程中,一大段一大段的感情戏一遍遍重来,演那么多遍,演员依然要保持住情绪,太不容易了。”王丽达记得有一场戏,因为要反复地跪在地上,她的膝盖已经疼得不行了,于是在护膝里贴了一个膏药。没想到那个膏药是发热的,当拍到一半时,她的膝盖已经被烧红了。于是,她赶紧脱了护膝,把膏药撕掉。在拍摄的过程中,王丽达几乎是三班倒,早上7点化装,一直拍到夜里。有时候,第二天早上起来起的太早了,由于头一天晚上拍的哭戏眼睛还是肿的,她只好去超市买两个冰棍,在上妆之前先用两个冰棍敷着眼睛,让眼睛消肿。

“舅舅”杨小勇:导演说的都是干货

在这部电影中,歌剧演员杨小勇扮演的是为掩护八路军而牺牲的“舅舅”。“拍电影对于歌剧演员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尤其是反复地补拍镜头,情绪有时候会跟不上来,我觉得还是要慢慢适应。”杨小勇说,以往在排练现场,不管导演、指挥还是声乐指导,他们经常在讲一件事情时总是要延展、延伸很远,甚至还要引经据典说上大半天,可是,黄定山不是这样的人,“他在现场说的每一句话都管用,这大概就是大家所说的干货吧!”

“在排练时,舞台上的一切都在黄定山的眼里,连演员的站位不太合适,他也会第一时间来调整。”杨小勇说,“黄定山在镜头运用方面得心应手,在舞台上根本就没有过渡、没有痕迹,用镜头捕捉的内容完全没有问题,所以非常信任和依赖他。”

“夏荷”张卓:一刀不剪的长镜头

在这部电影中,另一位女主角八路军战士夏荷也是一个非常见功力的角色,她的扮演者张卓是中国歌剧舞剧院一位出色的歌剧演员。张卓回忆,这部电影的拍摄工作很曲折,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电影的拍摄日程一改再改,“正好给我们更多的时间来沉淀。大家做了很多案头工作,团队当中的互相沟通也一直没有间断。”

回忆起拍摄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张卓说:“不管是歌剧版还是电影版,《沂蒙山》众主创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令人记忆深刻。在拍摄现场,我们都是真唱,是全身心、全方位、全投入的那种状态。很多的场景就是一条过,电影里有些长镜头几乎一刀不剪,保留了音乐空间的唯一性。同时,这对歌剧演员也是非常大的挑战,我除了演唱要连贯,情绪也要连贯。在拍摄时,灯光师很巧妙地在长镜头里通过我的走动来变换光源色彩,我后来看到电影才感觉这种审美构思很赞,这也是歌剧电影的独特魅力吧!”(张学军)

编辑:胡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了解陕西大事 关注陕西头条
  • 淬火·新生

    忒色 2025-10-27

  • 文脉·铜川

    忒色 2025-10-27

  • 转型之路

    忒色 2025-10-26

  • 千年炉火

    忒色 2025-10-26

  • 铜音共振

    忒色 昔日煤城,今朝蝶变。融入西安“半小时圈”,铜川机遇扑面而来!铝基新材料、半导体、汽车装备…链式集群,打造转型高地。 2025-10-26

  • 铜川:一首歌的故事

    忒色 60多年来,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承载着人们对新生活的歌颂,深沉的爱国爱党之情,唱遍大江南北,温暖几代人的记忆。 2025-10-26

  • 铜你相约

    忒色 千年窑火淬炼北方青瓷之都,冰裂纹中凝固盛唐气韵。药王山上铭刻大医精诚,薛家寨峭壁生长英雄信仰。 2025-10-26

  • 一城铜画

    忒色 白鹭在漆水河振翅朱鹮于沮河畔起舞,华北豹的足迹隐入苍茫山林……从工业记忆到山水画卷,铜川大地,正书写着动人的生态篇章 2025-10-26

  • “收藏170余万件文物”的陕西历史博物馆 带着3件国宝登上花呗皮肤

    忒色 “收藏170余万件文物”的陕西历史博物馆 带着3件国宝登上花呗皮肤 10月24日,陕西历史博物馆携3件国宝——镶金兽首玛瑙杯、鸳鸯莲瓣纹金碗、开元通宝金钱登上花呗文物皮肤,可在手机上免费获取 2025-10-24

  • 轻食配咖啡 活力助西马丨肯德基旗下KPRO肯律轻食和肯悦咖啡为西马注入品质能量

    忒色 此次KPRO肯律轻食与肯悦咖啡携手西马,不仅以“营养补给+能量唤醒”的双重保障践行品牌承诺,更通过与赛事精神的深度契合,让“安心品质”与“活力生活”的理念在古城西安的赛道上充分彰显 2025-10-23

  • 万张大门票免费 邂逅“地心奇航” 恩施地心谷“超级文旅日”邀您畅游

    忒色 恩施地心谷景区据悉,本次“知音湖北·超级文旅日”活动由湖北省统一打造,以每月17日(谐音“一起”)为载体,旨在通过文旅惠民深化“知音湖北”的文化内涵 2025-10-20

  • 湿地鸟鸣,沙海焕新生

    忒色 从河口水库的碧波荡漾、百鸟翱翔,到马合镇的黄沙披绿、生机渐显,榆阳区正用实际行动绘就生态治理新画卷 2025-10-17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作邮箱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宣传自律管理承诺书

Copyright ©2006-2022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