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易俗社的演员在练习走位
西安歌舞剧院的演员们在排练
杂技剧《战魂——第三战队》排练现场
近期,受疫情影响,西安演出市场按下了暂停键。空荡的剧场背后,却是西安文艺人从未停歇的忙碌身影——连日来,记者在我市多个舞台文艺院团看到,西安文艺工作者们一手抓好防控措施,一手推进创作生产,儿童剧《遇见星海》、杂技剧《战魂——第三战队》、秦腔大戏《庚娘传》、歌舞剧《门》等众多剧目,都在进行紧张有序的线下排练。可以期待,当大幕复又拉开的那一天,西安市民将第一时间“无缝对接”更加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连台好戏”,感知文化的温度,汲取艺术的养分。
铆足劲 时刻保持“备演”状态
作为西演·西安战士战旗杂技团今年的重点创排剧目,现代军旅题材杂技剧《战魂——第三战队》曾在今夏因疫情反复而将首演改期,目前的疫情则让剧目第二次不得不推后首演。突如其来的变故,让院团更憋着一股劲头。“我们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创作,认真落实各项防疫工作,也积极筹备剧目演出工作。”西安战士战旗杂技团团长张权说,战士战旗杂技团是一支有军旅精神的队伍,“变故不会让大家退缩,只会更奋勇直前。”
隔离病毒,不能隔离创作的脚步,即使遭受两次冲击,依然时刻保持“备演”状态——这段日子以来,西安战士战旗杂技团的演员们坚持每日早出晚归,排练训练从未间断,毫不松懈。张权告诉记者,《战魂——第三战队》是一部非常特殊的杂技剧,“它以杂技为主体,突出杂技艺术‘高精尖’特点的同时,大胆融入戏剧、舞蹈、武术等艺术语汇,探索‘杂技+’的新表达,我们希望它登上舞台的那一天,让观众对中国杂技艺术产生全新认识。”
除了忙碌于《战魂——第三战队》将于12月迎来全球首演和全国巡演的工作,西安战士战旗杂技团近日受邀参加央视《国家宝藏·展演季》,眼下全团也正群策群力展开相关节目的创作录制工作。“因为疫情反复,创排多了一些困难,但俗话说‘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我们全体演职人员将怀抱最好的状态,去迎接舞台的‘春暖花开’。”张权说。
忙创作 彰显舞台精神力量
剧目暂别观众,但创作却一刻都不能停,最近一段时间,在西演·西安儿童艺术剧院排练厅中,导演和演员们正在进行新剧《遇见星海》的排练。和平常日子相比,特殊时期的排练场桌子上,多了口罩、免洗洗手液等防疫物品,大家的排练站位也都拉开了距离,但没有改变的,是排练中热火朝天的氛围。
《遇见星海》导演赵宇说,团队对于创作的投入和表演的热爱,让他感动,“演员们一遍一遍地来,大家在讨论当中不断地去完善剧目。有一天我们在排练时觉得声乐有一些欠缺,第二天儿艺就将声乐老师请来,帮助我们完成声乐指导,这种创作态度非常严谨,一丝不苟。”
以延安鲁艺为背景的《遇见星海》,剧中故事发生在陕西,赵宇希望这部儿童剧能让孩子们学会珍惜今天的生活,更能从先烈身上汲取成长的力量,知来路,方能明归途。
这两年,西安儿艺的创作从未停止,《我们最知道摘下口罩的你多美》等作品为全民抗疫鼓劲加油,《火印》《风筝》《遇见星海》等一批优秀的儿童剧,彰显了西安文化自信的同时,也让精神的力量在舞台闪耀。
抓精品 只为“长安风采”惊艳世人
从“排练+演出”到“排练+防疫”,虽然对于许许多多的文艺工作者而言,日常重心发生了很多变化,但他们丝毫未放松对文艺作品质量的严格要求。
在西演·西安歌舞剧院练功房中,记者看到演员们在项目中心主任雷佩华和专业课教师的指导下,保持着高度严谨的态度坚持训练。众人的翩翩舞姿中,舞出了“九天阊阖开宫殿”的辉煌盛景,舞出“云想衣裳花想容”的温婉柔美,舞蹈着舞剧《门》所展现的唐代各个阶层人物的不同命运。
据了解,由西安歌舞剧院原创重点打造的升级版舞剧《门》,在打磨了大半年后,原定于10月23日被隆重推出,这部将舞蹈、美术、诗歌合为一体的舞剧,以今人视角解读唐代的大美,运用现代沉浸式舞美效果,邀观众沉浸于长安风华。但因为疫情反复和防控需要,舞剧不得不暂缓演出,继续优化排练。
随着疫情防控的升级,眼下,西安歌舞剧院的各项彩排工作都在遵循疫情防控的前提下进行,剧院也为演员们准备了口罩、酒精喷雾、洗手液等防疫物品,为防止训练厅内人员密集,所有演员分为上午下午两场排练,让演员在疫情期间训练更安心。
在百年易俗社中,繁忙的创作同样一日未断:为丰富剧目内容、传承经典剧目,易俗社传统剧目《庚娘传》《玉堂春》正在如火如荼地排练,大型秦腔现代戏《白鹿原》、优秀经典剧目《王昭君》也已进入剧本论证、铺排准备阶段。同时,易俗社还在冲刺备战第九届中国秦腔艺术节的演出准备工作,并将迎来中国首部秦腔3D电影《三滴血》的上映。
事实上,不管是西演·西安易俗社、西演·西安三意社,还是西演·西安话剧院、西演·西安市豫剧团,在西安的众多文艺院团中,“停演不停工”已成为当下我市文艺院团的一致默契。从行政到演员,从幕后到台前,众人践行着以艺术良药抚慰人心的使命,在特殊时期,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疫情让演出暂缓,但也给我们留下了更多打磨时间,等剧目真正上演之时,我们一定会带给观众更加惊艳的表现!”西安歌舞剧院的排练场内,一位舞蹈演员的话,也许能代表所有艺术工作者的心声。 (记者 孙欢)
编辑:胡倩
忒色 宝鸡市文物普查队发现博山盖绿釉陶奁博山盖绿釉陶奁(资料照片) 2025-07-01
忒色 选手返程行囊满载特产,化身移动的“麟游名片”,推动农特产品依托赛事走向全国 2025-06-30
忒色 6月25日至27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陕西省濒危剧种展演在渭南大剧院上演。 2025-06-30
忒色 党建引领锻造“高原枫警”吉迈派出所将党建工作作为队伍建设的 “定盘星”,纵向建立“局党委—所支部—党员先锋岗”三级责任链,横向打造“民警+村警+义警”治安共同体,立体化构建“激励-约束-关怀”成长矩阵,用三维坐标重构高原警务生态 2025-06-23
忒色 第四届源点西部电影展在古城西安启幕 2025-06-23
忒色 2025-06-23
忒色 央视热播电视剧《护宝寻踪》圆满收官《吕氏乡约》再塑乡风文明底色蓝田县三里镇乔村文化墙上的《吕氏乡约》 2025-06-23
忒色 记者从久治县公安局获悉,G347综合检查站自2023年12月正式运行以来,已成为果洛州乃至青海省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关键支点,以“智慧警务+跨域协作”的创新模式,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省界安全防线 2025-06-20
忒色 2025-06-21
忒色 6月18日,聚焦果洛“十四五”·共鉴发展新征程2025“网链果洛・融绘新篇”大型融媒体采风行,深入探访了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河曲马良种繁育基地,记录下这里以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2025-06-20
忒色 在党建引擎的强劲驱动下,宁友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被全面激活,焕发出蓬勃发展的崭新生机 2025-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