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茅奖”到“陕派话剧”精品——陕西人艺铸精品服务人民

时间:2021-12-01 09:39:44  来源:中国文化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从“茅奖”到“陕派话剧”精品——陕西人艺铸精品服务人民

陕西人艺院长李宣在话剧《白鹿原》的身上看到的,是剧组各位同事6年423场风雨无惧、勠力同心的坚守,是各位同事不忘初心、423场始终不变的赤诚,她在各位同事身上找到了“纯粹、坚持、奉献”的“白鹿精神”。


“将全力以赴塑造好人物,不负全国观众的厚望……”在陕西人民艺术剧院近日举行的话剧《主角》建组会上,主创团队及演员表达了再铸精品的心声。作为文化和旅游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剧目之一,话剧《主角》改编自作家陈彦获茅盾文学奖的同名小说,由曹路生任编剧、胡宗琪执导,陕西人艺一线青年演员倾情出演,计划于2022年1月在西安首演。

作为陕西演艺集团改革示范单位,以及《天心顺》《灯火阑珊》《白鹿原》《平凡的世界》等优秀作品的创排演出单位,陕西人民艺术剧院(简称“陕西人艺”)坚持用优秀的文艺作品服务人民、讴歌人民,弘扬陕西文化,讲好陕西故事。特别是通过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将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改编成话剧作品,并在全国巡演,高举起“陕派话剧”的大旗,以“双效统一”的作品服务群众,赢得了全国观众的好评与口碑。

“《白鹿原》是目前颇能体现中国话剧发展价值的一部大剧,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剧,是在中国话剧发展史中独有个性的、由名著改编来的成功话剧,是一定会载入中国话剧发展史册的话剧。”中国话剧协会主席蔺永钧这样评价话剧《白鹿原》。

同样,作家陈忠实生前也对陕西人艺的话剧改编极为认可。“我把《白鹿原》和我的生命一起交给你们了,谢谢你们把《白鹿原》演活了。”老先生曾这样动情地对剧组成员说。

时间回到2015年12月31日晚,西安人民剧院内座无虚席。作为首届陕西省现代文化艺术节的压轴大戏,话剧《白鹿原》在此首演。在整场两个多小时的演出中,观众完全沉浸其中,感受到白鹿原上的苦与痛、喜与乐。首演结束后,全场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

“作为一名原著党,我负责任地表示:陕西人艺版的《白鹿原》堪称中国话剧扛把子,完全做到了‘重构还形,克制还魂’。它让我第一次觉得话剧还能如此好看!”新浪微博观众“花儿蜜蜜”说。

从首演至今,6年间,话剧《白鹿原》这部描绘渭河平原的壮丽史诗,走遍了全国73个城市93座剧院,在60多万名观众心里留下了深刻印记。在这背后,是陕西人艺演职人员900多个日日夜夜的奔赴与坚守。这支百人大团铸造的文艺铁军风雨兼程,纵横134800公里,不怕苦,不怕累,彰显了陕西人艺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强大的凝聚力。

陕西人艺院长李宣在话剧《白鹿原》的身上看到的,是剧组各位同事6年423场风雨无惧、勠力同心的坚守,是各位同事不忘初心、423场始终不变的赤诚,她在各位同事身上找到了“纯粹、坚持、奉献”的“白鹿精神”。

“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这是著名作家路遥刻在墓碑上的话,他用青春和生命书写了自己的人生传奇,他的文字鼓舞着一代代的年轻人。陕西人艺将路遥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平凡的世界》搬上了话剧的舞台,将120万字的巨著浓缩成了舞台上的170分钟,在有限的空间里,将观众带回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陕北黄土高原,演绎普通人的悲欢离合。

《平凡的世界》全景式地展现了陕北地区劳动人民在大时代中平凡而又曲折的奋斗人生。“我希望自己能通过对路遥同志的崇敬和探究,完成一次和路遥的心灵对话。”编剧孟冰表示,在研究《平凡的世界》的时候,想到的是要与今天的观众产生交流,要更多地记载年轻人在个人命运发生重大变化时如何做出自己的选择。

公演以来,该剧荣获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九届陕西省艺术节文华优秀剧目奖、全国优秀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展演(陕西片区)优秀剧目奖等诸多荣誉,并入列“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作品。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表示,陕西人艺把路遥的呕心沥血之作《平凡的世界》搬上了舞台,彰显了中国西部特色的诗意现实主义话剧艺术的强大生命力和感人魅力。

作为中国首部以文艺工作者为创作主线的史诗巨作,话剧《主角》讲述了秦腔名伶忆秦娥从11岁拜师学艺到51岁功成名就40年的生命历程和舞台生涯,其中有个人的爱恨情仇,也有世相百态,生动刻画了人世间的苍凉悲苦以及蕴藏其中永不言弃的希望和力量。《主角》着力通过忆秦娥近半个世纪的人生际遇,反映秦腔起起落落的历史。该剧将人物放在具体的历史情境和日常生活中,在社会变革和时代迁移的节点上,通过演员在舞台上的精湛表演,呈现经济变革、体制转换中的众生相,反映时代进程。

“用话剧的形式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陕西人艺的文化责任和担当。话剧《主角》作为陕西人艺‘茅奖’三部曲的第三部作品,对全院来说意义重大。全院上下将不畏困难、团结协作、持之以恒、精益求精,将话剧《主角》打造成陕西人艺又一部文艺精品,奉献给广大群众。”李宣表示,“陕西人艺取得的成绩源于改革,进一步发展壮大的依靠还是改革,我们将以深化改革完成自我的不断超越,让更多的舞台精品走进群众心里,为我国文艺事业的新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记者 秦毅)

编辑:胡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了解陕西大事 关注陕西头条
  • 一座城和一群人的“护鸟情缘”

    忒色 在这一重要关头,金砖国家作为全球南方第一方阵,要坚持弘扬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共同捍卫多边主义,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进“大金砖合作”,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5-09-09

  • 恩施地心谷2025重磅升级 “悬崖列车+地心奇航”开启峡谷穿越新纪元

    忒色 恩施地心谷相关负责人称,希望通过“双新项目”升级景区设施与服务,并以“科技+自然+文化”的创新模式,为游客提供一场集视觉震撼、身心体验与文化沉浸于一体的难忘峡谷之旅 2025-09-08

  •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推出三大主题展览

    忒色 据悉,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还将推出馆长讲展、数字展览等活动,邀公众重温抗战荣光,汲取前进力量 2025-09-05

  • 延安:红色圣地展新姿

    忒色 延安市宝塔区河庄坪镇打造“河庄坪村晚”,村歌村舞精彩纷呈、安塞腰鼓豪放激昂、乡村市集人声鼎沸……充满乡土气息与欢乐氛围的“村晚”为来河庄坪镇体验窑洞民宿的游客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陕北文化盛宴 2025-08-21

  • 展示经济活力 传播文化魅力 “西安故事”演绎新传奇

    忒色   8月6日,人民网推出报道《店里的“老外”越来越多了》,同样以“老外”热门打卡城市——西安为例,解读“中国的吸引力从何而来”,在这篇文图、视频报道中,外国游客在西安做陶俑、品美食、穿汉服,忙得不亦乐乎,折射出持续升温的“China Travel”热潮 2025-08-12

  • 2025第三届中国(西安)先进制造暨数字工业博览会开幕

    忒色 展会同期将举办第九届世界无人机大会西安峰会等重点活动,将邀请近百余名行业专家出席并发表演讲,为行业赋能,为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2025-07-25

  • 岐山:“寻周记” 让周文化浸润城市烟火

    忒色 当青铜器饕餮纹饰在研学少年的拓片中浮现,当《诗经》雅韵随啤酒泡沫升腾——这个夏天,岐山县以一场持续4个月的“寻周记”周文化系列活动,让沉睡3000年的周礼文明走出典籍、融入市井,在古今碰撞中奏响新的乐章 2025-08-11

  • 小镇文化焕发新气象

    忒色 长安镇副镇长朱晓静介绍,除了设立文共体分中心外,长安镇按照境内3条河流划分片区,组团式设立3个联合子中心,形成“1+3+N”的文化服务网络 2025-08-08

  • “蒲公英”社区工厂已覆盖陕西40余个社区(村)

    忒色 她创办的陕西嘉林乐世达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与宝鸡市渭滨区经二路街道携手设立“蒲公英”社区工厂,以文创手工钩织为支点,为就业困难群体提供灵活就业机会 2025-08-08

  • 赛事丰富多彩 激发群众活力——陕西全民健身活动扫描

    忒色 赛事丰富多彩 激发群众活力——陕西全民健身活动扫描八月二日,第二十届“白桦林杯”川崎羽毛球公开赛拉开大幕 2025-08-08

  • 神话里的“哮天犬”原来真的存在!

    忒色 神话里的“哮天犬”原来真的存在! 韩城芮国遗址博物馆展出的中华猎犬骨骼系“哮天犬”原型狗是人类的朋友 2025-08-07

  • 新疆面积最大的地级行政区为啥是蒙古自治州?

    忒色 土尔扈特部的东归之路经历了各种艰难险阻,也付出了极大的伤亡代价,才最终成功抵达新疆 2025-08-07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作邮箱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宣传自律管理承诺书

Copyright ©2006-2022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