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宝鸡古称陈仓,其历史悠久、文化富饶,是周秦文化的发祥地,素有“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和“民间工艺美术之乡”等称号。作为关中平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和全国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入选城市,近年来,宝鸡市依托并深入挖掘当地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坚定文化自信的过程中,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使其成为活跃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构建特色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关学是陕西历史上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学派之一,它所蕴含的开放包容、崇尚气节的文化传统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2021年是明代关学大儒张默斋诞辰600周年,不久前,众多专家学者和张默斋后裔代表相聚在张默斋的家乡宝鸡凤翔区田家庄镇大塬村,举行“关学大儒·后世师表”纪念碑揭碑仪式,纪念张默斋为学勤精、持家勤俭、淡泊名利的品格。
“我们深入挖掘张默斋历史,多次前往山西赵城考证史迹、搜集资料,修建了默斋祠。”大塬村党支部书记冯忠虎介绍,2018年,以默斋先生座右铭“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命名的“进学园”项目建成。5000平方米的广场上,村史馆、默斋祠、进学亭、雕像、祠碑错落有致。目前,大塬村正在建设大塬社火艺术博物馆,以更好地继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建设和乡村旅游的发展。
凤翔区文化和旅游局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既能加强文化供给、营造文化氛围,又能与群众情感纽带联系紧密的文化遗产大有作为。凤翔区致力于让“木版年画之乡”“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特色名片成为发展推动力。以田家庄镇为例,近年来,按照“北有关学文化、中有土布文化、南有版画文化”的“品”字形布局,该镇正在构建独具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推动乡村振兴发挥文化资源优势。
非遗成群众致富聚宝盆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聚焦西秦刺绣高质量发展,不断改进刺绣制作工艺、设计理念,注册‘千阳西秦刺绣’商标,辐射带动从事刺绣制作人员超过1.5万人,实现产值超过1.5亿元,年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近日,在千阳县西秦刺绣文化产业园,千阳县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充满信心地说。据悉,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西秦刺绣的重要传承地,千阳县坚持“合作社(公司)+协会+园区”的发展模式,持续壮大刺绣产业规模,目前,刺绣制作人员超过1.2万人。2020年,实现产值7800多万元,年人均增收3000元。2019年,千阳县文化和旅游局被评为全省非遗扶贫工作先进单位。
凤翔区城关镇六营村以泥塑闻名遐迩。国家级代表性非遗项目凤翔泥塑传承人胡新明带动村民共同走上泥塑致富路,他为村民提供图样和设计、购买原料、指导生产,并联系市场、洽谈包销。胡新明说:“富裕不是一个人的。让整个村都得利才能做大做强,才能让泥塑村在全国叫得响,成为乡村振兴推手。”如今,六营村不仅是泥塑加工和销售的集散地,还是游览和参观的热门地区和多所高校的社会实践基地,每年接待高校学生采风团和社会调查活动达百余次。泥塑已经从产品转变为带动当地旅游业、餐饮业和住宿业同步发展的旗帜。
“目前,宝鸡已建成4个省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15个市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连续举办非遗购物节、西秦刺绣香包节、岐山臊子面大赛、非遗产品线上线下展销等活动。”宝鸡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段军林表示,既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要引导村民走上良性的产业化发展道路,让文化遗产“活”在日常生活中。
“涅槃重生”文化园区带动有力
近一年来,越来越多家住宝鸡市金台区卧龙寺街道刘家台村附近的居民,习惯到“水泥厂”看电影、在大礼堂参加群众文化活动。早年被废弃的金台水泥厂变了样,不仅成为文化、科技类企业入驻的产业园区,更成为群众休闲放松的好去处。
作为省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宝鸡理想共创文化创意产业园占地35亩,通过对水泥厂原有办公楼、厂房、仓库等的整体改造,在保留原有建筑风格的前提下与灵感创意相结合,赋予工业遗产新生命。
“园区于2018年初动工,2020年10月项目一期对外开放。目前,园区可容纳60家至80家企业,已与50余家文化和科技类企业签订入驻合约,全面招商完成后企业总产值将突破10亿元。”理想共创文化创意产业园综合部主任隋政孝表示,二期项目正在推进之中,将重点建设科创文博产业区,配套建设小型博物馆、展览馆等,最终建起集文博产品展陈交流、文化研究、文化演艺等于一体,独具工业文化特色的综合性产业园,进一步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和周边投资环境,辐射带动其他业态发展,为带动区域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近年来,宝鸡越来越多园区依托文化遗产资源发展壮大。凤县古羌文化示范园、眉县张载文化园、凤翔区中华泥塑文化园、金台区“知青小镇”玉池公社和西府里文化艺术村等已成为推动当地文化和旅游发展的重要引擎。
“我们积极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加大保护开发力度,建成了一批文化和旅游融合特色园区,致力于让传统文化‘活’起来、产业发展‘热’起来、特色旅游‘火’起来。”宝鸡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周保君说。(记者 秦毅)
编辑:胡倩
忒色 本届宝鸡马拉松在组织运营上实现突破,将起跑阶段前5公里赛道由半幅改为全幅设计,有效疏导参赛人流,从源头化解了大型路跑赛事常见的出发拥堵问题 2025-10-31
忒色 2025-10-27
忒色 2025-10-27
忒色 2025-10-26
忒色 2025-10-26
忒色 昔日煤城,今朝蝶变。融入西安“半小时圈”,铜川机遇扑面而来!铝基新材料、半导体、汽车装备…链式集群,打造转型高地。 2025-10-26
忒色 60多年来,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承载着人们对新生活的歌颂,深沉的爱国爱党之情,唱遍大江南北,温暖几代人的记忆。 2025-10-26
忒色 千年窑火淬炼北方青瓷之都,冰裂纹中凝固盛唐气韵。药王山上铭刻大医精诚,薛家寨峭壁生长英雄信仰。 2025-10-26
忒色 白鹭在漆水河振翅朱鹮于沮河畔起舞,华北豹的足迹隐入苍茫山林……从工业记忆到山水画卷,铜川大地,正书写着动人的生态篇章 2025-10-26
忒色 “收藏170余万件文物”的陕西历史博物馆 带着3件国宝登上花呗皮肤 10月24日,陕西历史博物馆携3件国宝——镶金兽首玛瑙杯、鸳鸯莲瓣纹金碗、开元通宝金钱登上花呗文物皮肤,可在手机上免费获取 2025-10-24
忒色 此次KPRO肯律轻食与肯悦咖啡携手西马,不仅以“营养补给+能量唤醒”的双重保障践行品牌承诺,更通过与赛事精神的深度契合,让“安心品质”与“活力生活”的理念在古城西安的赛道上充分彰显 2025-10-23
忒色 恩施地心谷景区据悉,本次“知音湖北·超级文旅日”活动由湖北省统一打造,以每月17日(谐音“一起”)为载体,旨在通过文旅惠民深化“知音湖北”的文化内涵 2025-1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