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上的千年守望

时间:2022-03-01 08:53:18  来源:陕西日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丝路上的千年守望

彬州市大佛寺石窟造像的时间跨度长达两百年,不同时代的造像有明显区别。


adfba22a07e191fa925e3bd471f739a6.jpg

罗汉洞雕塑

fe78b8d489f7e291348d5af471ef30c2.jpg

彬州市大佛寺石窟正门

初春时节,渭北高原苍茫辽阔。记者来到位于陕甘交界处的咸阳彬州市,黛灰相间的山体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肃穆而庄严。这里曾是丝绸之路北道的必经之地,是商旅西出长安的主要驿站之一。大佛寺石窟便坐落于此。

大佛寺石窟地处“豳宁”域内,是西北方向出入关中平原的第一站,见证了中国汉唐文化的辉煌历史,铭刻着佛教东传的足迹。大佛寺石窟是陕西省境内规模最大、佛像体量最大、艺术特征最为鲜明突出的石窟,其主尊大佛被清代学者毕沅誉为“关中第一奇观”。其造像风格来源的多样性,也为我们理解唐代艺术提供了一个新的窗口。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宿白先生认为,大佛寺石窟造像是理解唐朝长安造像的重要素材。

1988年1月,大佛寺石窟被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佛寺石窟为其中一处遗址点。

“堪与巴黎圣母院媲美”

大佛寺建于唐贞观二年,原名应福寺,是唐太宗李世民为纪念彬州浅水原大战中阵亡的将士所建。北宋仁宗皇帝为其养母刘太后举国庆寿时,将应福寺改名庆寿寺。明代以后,因寺内石窟里的大佛造像高大雄伟,人们称其“大佛寺”并沿用至今。

大佛寺整个石窟群建筑错落有致,绵延在400米长的奇峭崖面上,共有大小石窟130余所、佛龛446处、造像1980余尊、历代题刻170余幅,自东向西分为僧房窟、千佛洞、大佛窟、佛洞和丈八佛窟五个部分。

大佛窟内的主尊大佛是阿弥陀佛。该造像结跏趺坐于莲台上,左手着膝,右手施无畏法印,全身姿态自然丰满,被称为“关中第一奇观”。

千佛洞位于主尊大佛东侧,内有造像696尊、题记70余幅,是一所平面近似正方形的大型低矮中心柱窟。这种形制在世界各大石窟中都很罕见。“鼓胸、细腰、宽胯、头身比例适度”是龛内佛像共有的风格,其丰满健康的身躯,将人体的健与美集于一身。

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艺术考古教研室主任陈磊认为,彬州市大佛寺石窟的造像风格颇具包容性。陈磊说:“这些数量庞大的造像,其类型也极为丰富。比如,没有衣褶且光滑圆润的造像,似乎是唐代从印度新传入的优填王造像风格,这样风格的造像在洛阳龙门石窟也有不少;而那些动感强烈的造像,似乎既有印度三屈式造像的风格,又好像有宫廷胡舞的渊源;还有一类造像,身躯丰腴,带有极强的女性特征,似乎又体现着武周时期女性地位明显提升的特色。”

“堪与巴黎圣母院媲美。”这是德国巴伐利亚州时任文物保护局局长对大佛寺石窟的赞叹。“这句话实际表达的意思是,唐朝那个阶段的佛像造像水准可以和西方的佛像造像水准相媲美。其赞美的不仅是大佛寺石窟,更是大唐佛像的造像水准。”彬州市大佛寺石窟管理处副主任杨静说。

彬州市大佛寺石窟造像的时间跨度长达两百年,不同时代的造像有明显区别。整体来看,窟龛形制和台座样式从简单到复杂,造像的组合更加多样。

“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大佛寺石窟开大窟、造大像的风格,需耗费巨大人力财力。巨大投入的背后往往有皇家意志的支撑,所以,它的精美程度不是一般小石窟能比的。”杨静说。

在这里与长安告别

进入大佛寺石窟大门,记者首先看到的高大建筑物是明镜台。明镜台高70米,共5层,下有两层青砖砌筑的平台,上有木制三檐六角攒尖顶式结构楼阁。

明镜台两侧分别有一口铁钟和一面鼓。钟鼓原先作为报时工具来使用,即“晨钟暮鼓”。随着科技的发展,钟鼓的报时作用逐渐弱化,人们更多用它们来祈愿。

伴着悠扬的钟声,记者似乎一下子穿越到大唐。

驼铃叮当,长长的驼队满载丝绸,走出繁华热闹的长安,肩负着传播东方文明的使命向西而去。同时,西方的货物、文化、僧侣也进入长安。

长途跋涉,一路向东,骆驼背上的箱子随着骆驼的行进左右摇晃,丝绸之路的风沙在人们脸上刻下深深的印痕。支撑人们前行的只有一个信念:到达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大唐都城长安。

到达古时的彬州,来往的商旅卸下舟车劳顿的疲乏,歇脚休整,补充给养。从西方归来的人们一踏进这片土地便倍感亲切;将要远行的人们仿佛告别了这里,才算是真正告别了长安……

“过往商旅一直都把大佛当作护佑一路平安的保护神。直至现在,西兰公路上的很多过往司机都要来石窟祈福。”彬州市文化馆馆长任致远说。

名人题刻是大佛寺石窟的另一重要特色。

记者在大佛寺石窟中发现的各类题刻数不胜数。千佛洞一处名为《尚书刑部员外郎滕宗谅游记》的题刻写道:“尚书刑部员外郎直集贤院滕宗谅/诏守泾塞继至於此后二日谨识石室。”这里的“滕宗谅”,就是北宋范仲淹名文《岳阳楼记》开头“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滕子京”。这处题刻应该是滕宗谅在担任泾州(今甘肃泾川县)知州期间途经此地铭刻的。

还有李白所题的“觉路”二字。相传,诗仙李白仕途不顺,拜见大佛后顿觉大彻大悟,便写出潇洒飘逸的“觉路”,意为通往觉悟的道路。从此之后,李白开始纵情山水、游走四方、享受自然。

此外,有学者发现,关于大佛寺石窟众多铭文题记的题刻人,《宋史》《元史》《明史》《清史稿》等正史中有传记的有22位,他们都是当时有重要地位的政治人物,另外还有19位在正史中虽没有记载,但也都曾有过重要历史地位和贡献。

由此可见,彬州市大佛寺石窟在唐以后历朝名人的眼里是何等重要,他们都以游览这个胜迹并在窟中留下题记为荣。

风雨中的保护与传承

采访中,记者听到这样一句民谣:“彬县有个塔,离天只有丈七八;彬县有个大佛寺,把天顶得咯吱吱!”然而,就是这样“顶天”的大佛寺石窟,也曾历经风雨。如今,在大佛寺石窟内,佛像雕刻被毁坏的痕迹多处可见。

有关大佛寺石窟的维修与保护,最早从明代景泰元年开始。第一次大规模修建外部建筑是在康熙四十二年。

大佛寺石窟依红砂岩山崖而建。红砂岩上容易修筑建筑物,但其本身不耐风化。为了更好地保护大佛寺石窟,2019年,彬州市大佛寺石窟管理处完成了红砂岩质地的岩体裂隙、窟内顶板脱落、砂岩风化等治理保护工作。

“我们眼前这条路是1990年之前的312国道。后来,为了使石窟不受过往车辆震动的影响,国道北移了100余米。为依托大佛寺石窟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产业,2012年,国道再次改道,远离大佛寺石窟500多米。”彬州市大佛寺石窟管理处副主任豆刚说。

2014年6月22日,大佛寺石窟荣耀加身,成为《世界遗产名录》的一部分,填补了彬州市甚至咸阳市在世界文化遗产上的空白,进一步坚定了当地发展旅游产业的信心和决心。

近年来,随着“一城、一窟、一湖、一川、一馆”的建设思路逐步完善,彬州市的旅游影响力不断增强。作为彬州市旅游龙头的大佛寺石窟,更以它独特的石窟艺术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吸引着国内外游客。(记者 刘坤)

编辑:朱春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了解陕西大事 关注陕西头条
  • 一座城和一群人的“护鸟情缘”

    忒色 在这一重要关头,金砖国家作为全球南方第一方阵,要坚持弘扬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共同捍卫多边主义,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进“大金砖合作”,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5-09-09

  • 恩施地心谷2025重磅升级 “悬崖列车+地心奇航”开启峡谷穿越新纪元

    忒色 恩施地心谷相关负责人称,希望通过“双新项目”升级景区设施与服务,并以“科技+自然+文化”的创新模式,为游客提供一场集视觉震撼、身心体验与文化沉浸于一体的难忘峡谷之旅 2025-09-08

  •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推出三大主题展览

    忒色 据悉,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还将推出馆长讲展、数字展览等活动,邀公众重温抗战荣光,汲取前进力量 2025-09-05

  • 延安:红色圣地展新姿

    忒色 延安市宝塔区河庄坪镇打造“河庄坪村晚”,村歌村舞精彩纷呈、安塞腰鼓豪放激昂、乡村市集人声鼎沸……充满乡土气息与欢乐氛围的“村晚”为来河庄坪镇体验窑洞民宿的游客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陕北文化盛宴 2025-08-21

  • 展示经济活力 传播文化魅力 “西安故事”演绎新传奇

    忒色   8月6日,人民网推出报道《店里的“老外”越来越多了》,同样以“老外”热门打卡城市——西安为例,解读“中国的吸引力从何而来”,在这篇文图、视频报道中,外国游客在西安做陶俑、品美食、穿汉服,忙得不亦乐乎,折射出持续升温的“China Travel”热潮 2025-08-12

  • 2025第三届中国(西安)先进制造暨数字工业博览会开幕

    忒色 展会同期将举办第九届世界无人机大会西安峰会等重点活动,将邀请近百余名行业专家出席并发表演讲,为行业赋能,为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2025-07-25

  • 岐山:“寻周记” 让周文化浸润城市烟火

    忒色 当青铜器饕餮纹饰在研学少年的拓片中浮现,当《诗经》雅韵随啤酒泡沫升腾——这个夏天,岐山县以一场持续4个月的“寻周记”周文化系列活动,让沉睡3000年的周礼文明走出典籍、融入市井,在古今碰撞中奏响新的乐章 2025-08-11

  • 小镇文化焕发新气象

    忒色 长安镇副镇长朱晓静介绍,除了设立文共体分中心外,长安镇按照境内3条河流划分片区,组团式设立3个联合子中心,形成“1+3+N”的文化服务网络 2025-08-08

  • “蒲公英”社区工厂已覆盖陕西40余个社区(村)

    忒色 她创办的陕西嘉林乐世达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与宝鸡市渭滨区经二路街道携手设立“蒲公英”社区工厂,以文创手工钩织为支点,为就业困难群体提供灵活就业机会 2025-08-08

  • 赛事丰富多彩 激发群众活力——陕西全民健身活动扫描

    忒色 赛事丰富多彩 激发群众活力——陕西全民健身活动扫描八月二日,第二十届“白桦林杯”川崎羽毛球公开赛拉开大幕 2025-08-08

  • 神话里的“哮天犬”原来真的存在!

    忒色 神话里的“哮天犬”原来真的存在! 韩城芮国遗址博物馆展出的中华猎犬骨骼系“哮天犬”原型狗是人类的朋友 2025-08-07

  • 新疆面积最大的地级行政区为啥是蒙古自治州?

    忒色 土尔扈特部的东归之路经历了各种艰难险阻,也付出了极大的伤亡代价,才最终成功抵达新疆 2025-08-07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作邮箱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宣传自律管理承诺书

Copyright ©2006-2022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