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科技不断更新,大量摄制于上世纪的戏曲影像得到修复,盘活了大批老一辈艺术家的珍贵影像,使观众耳目一新。时代科技与戏曲传承也开启了更广泛的融合模式,主要存在于以下几种形式:老一辈艺术家的珍贵影像修复、传统剧目的互动式数字演播和戏曲栏目的VR沉浸式观演。
时代科技与戏曲传承相融合的优势在于:
首先,盘活老一辈艺术家的珍贵影像。上世纪录制播出的戏曲影像多以胶片、磁带为存储介质,由于时间推移,已出现褪色、划痕、噪点等视听问题,影响观看感受。伴随AI技术等科技在文化领域的广泛应用,大量戏曲影像通过超分辨率、智能插帧等技术手段完成4K高清修复。京剧音配像工程《龙凤呈祥》《赤壁》《四郎探母》《穆桂英挂帅》等,经修复播出后,均获得极高收视率,特别是梅兰芳先生访美演出的《刺虎》,经技术修复,梅兰芳先生的表演更清晰、服化色彩更饱和,获得业内外高度评价。
其次,为观众带来全新观赏体验。互动式数字演播、VR沉浸式观演等形式极大拓宽并延展了剧场舞台与观众席的固定空间,使屏幕前的观众得以与演员近距离互动,增强观赏兴趣。
最后,缓解新冠肺炎疫情给剧场演出带来的压力。数字科技为每一位观众带来更高质量的荧幕视听效果,同时,也有利于疫情环境下戏曲艺术的海外传播。
当然,目前时代科技与戏曲传承的融合也存在一定问题,比如所涉剧目的剧种广泛性依然存有局限、戏曲音频的质量依然有提升空间等。据此,我在提案中提出:
一是丰富经典影像修复的剧种类别,尤其是一些在传承方面存在一定现实困难的古老剧种,通过数字技术,助力非遗传承;
二是注重经典影像修复的音频质量,满足观众“听戏”期待,使观众能够欣赏到老一辈艺术大师原汁原味的声腔艺术;
三是拓宽科技与戏曲融合的边界,加大创造性互动,聚焦数字技术优势,使观众更多地感受到数字传播的灵活与近距离互动亮点,满足老戏迷,吸引新观众。
科技与戏曲需要完成的不仅是简单结合,更应是在尊重戏曲艺术规律前提下的具备创造性、创新性的深度融合。这种融合是传统艺术对话时代、对话年轻观众的一种方式,并且极有可能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添一次新的尝试与突破。(全国政协委员 董圆圆)
编辑:朱春娇
忒色 宝鸡市文物普查队发现博山盖绿釉陶奁博山盖绿釉陶奁(资料照片) 2025-07-01
忒色 选手返程行囊满载特产,化身移动的“麟游名片”,推动农特产品依托赛事走向全国 2025-06-30
忒色 6月25日至27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陕西省濒危剧种展演在渭南大剧院上演。 2025-06-30
忒色 党建引领锻造“高原枫警”吉迈派出所将党建工作作为队伍建设的 “定盘星”,纵向建立“局党委—所支部—党员先锋岗”三级责任链,横向打造“民警+村警+义警”治安共同体,立体化构建“激励-约束-关怀”成长矩阵,用三维坐标重构高原警务生态 2025-06-23
忒色 第四届源点西部电影展在古城西安启幕 2025-06-23
忒色 2025-06-23
忒色 央视热播电视剧《护宝寻踪》圆满收官《吕氏乡约》再塑乡风文明底色蓝田县三里镇乔村文化墙上的《吕氏乡约》 2025-06-23
忒色 记者从久治县公安局获悉,G347综合检查站自2023年12月正式运行以来,已成为果洛州乃至青海省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关键支点,以“智慧警务+跨域协作”的创新模式,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省界安全防线 2025-06-20
忒色 2025-06-21
忒色 6月18日,聚焦果洛“十四五”·共鉴发展新征程2025“网链果洛・融绘新篇”大型融媒体采风行,深入探访了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河曲马良种繁育基地,记录下这里以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2025-06-20
忒色 在党建引擎的强劲驱动下,宁友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被全面激活,焕发出蓬勃发展的崭新生机 2025-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