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峁石雕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正是通过一件件文物、一个个遗址,陕西考古勾勒出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基因图谱”,展示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相容并蓄的总体特征,为彰显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推动考古学科发展、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等,作出了突出成绩。但另一方面,在很多普通大众的长期印象中,考古学,长久以来似乎都是一门学术、艰涩而专业的学科——高深,而难以亲近。
不过,当你步入陕西考古博物馆,这一切固有印象可能会被当场改变。
记者注意到,为方便公众了解最新考古发现进展,向大众展示最新重大考古发现和专题研究成果,陕西考古博物馆将大量考古发掘项目“搬”到了公众面前,比如整体搬迁后的贺家车马坑,就被直接“打包”搬入了博物馆的展厅,让观众能近距离“沉浸式”感受考古环境。
除了直观展示精美文物,博物馆也将“科技考古”的理念和文物保护的最新成果、方法和理念,通过图片、动画等方式,“讲述”给每一位参观者。在这样的生动解读后,博物馆中多件以全新理念和先进技术进行保护修复的展品,更让人看得明白,赏得叹为观止。
身处陕西考古博物馆,能够真切感受到“博物馆大学校”功能的无处不在,很多解决当代人观展好奇心的导览图板也让人感到考古的妙趣横生。比如在“春秋时期的男性用什么护肤?”的导览展板下,参观者就能详细了解如何通过一件发掘出土的精致小罐中的残留物,推导出当时贵族的“精致生活”。而在诸如“2000年前的国家仓库藏着啥?”“秦汉瓦当制作工艺有何不同?”“甲骨文识读”等大量配合展陈文物设置的知识性导览板下,还加入了可以互动游戏的“翻翻板”“迷宫图”等“小机关”,让观展之旅有趣又好玩。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考古博物馆)院长、馆长孙周勇表示,三秦大地育中华文明根脉、周秦汉唐筑华夏辉煌盛世。以陕西丰富的文物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基础,陕西考古博物馆运用考古学科的逻辑、博物馆的语言,以陕西考古成就绘制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的“基因图谱”,“百年风华正茂,百年仍需奋进,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陕西考古人将秉持‘赓续文化 传承文明’的学术初心,肩负‘厚植文化自信 助力民族复兴’的学科使命,深耕三秦沃土,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贡献陕西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陕西智慧”。
编辑:马玉
忒色 在这一重要关头,金砖国家作为全球南方第一方阵,要坚持弘扬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共同捍卫多边主义,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进“大金砖合作”,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5-09-09
忒色 恩施地心谷相关负责人称,希望通过“双新项目”升级景区设施与服务,并以“科技+自然+文化”的创新模式,为游客提供一场集视觉震撼、身心体验与文化沉浸于一体的难忘峡谷之旅 2025-09-08
忒色 据悉,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还将推出馆长讲展、数字展览等活动,邀公众重温抗战荣光,汲取前进力量 2025-09-05
忒色 延安市宝塔区河庄坪镇打造“河庄坪村晚”,村歌村舞精彩纷呈、安塞腰鼓豪放激昂、乡村市集人声鼎沸……充满乡土气息与欢乐氛围的“村晚”为来河庄坪镇体验窑洞民宿的游客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陕北文化盛宴 2025-08-21
忒色 8月6日,人民网推出报道《店里的“老外”越来越多了》,同样以“老外”热门打卡城市——西安为例,解读“中国的吸引力从何而来”,在这篇文图、视频报道中,外国游客在西安做陶俑、品美食、穿汉服,忙得不亦乐乎,折射出持续升温的“China Travel”热潮 2025-08-12
忒色 展会同期将举办第九届世界无人机大会西安峰会等重点活动,将邀请近百余名行业专家出席并发表演讲,为行业赋能,为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2025-07-25
忒色 当青铜器饕餮纹饰在研学少年的拓片中浮现,当《诗经》雅韵随啤酒泡沫升腾——这个夏天,岐山县以一场持续4个月的“寻周记”周文化系列活动,让沉睡3000年的周礼文明走出典籍、融入市井,在古今碰撞中奏响新的乐章 2025-08-11
忒色 长安镇副镇长朱晓静介绍,除了设立文共体分中心外,长安镇按照境内3条河流划分片区,组团式设立3个联合子中心,形成“1+3+N”的文化服务网络 2025-08-08
忒色 她创办的陕西嘉林乐世达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与宝鸡市渭滨区经二路街道携手设立“蒲公英”社区工厂,以文创手工钩织为支点,为就业困难群体提供灵活就业机会 2025-08-08
忒色 赛事丰富多彩 激发群众活力——陕西全民健身活动扫描八月二日,第二十届“白桦林杯”川崎羽毛球公开赛拉开大幕 2025-08-08
忒色 神话里的“哮天犬”原来真的存在! 韩城芮国遗址博物馆展出的中华猎犬骨骼系“哮天犬”原型狗是人类的朋友 2025-08-07
忒色 土尔扈特部的东归之路经历了各种艰难险阻,也付出了极大的伤亡代价,才最终成功抵达新疆 2025-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