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3案例入选“非遗工坊典型案例”

时间:2023-02-13 15:20:34  来源:群众新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陕西3案例入选“非遗工坊典型案例”

2月3日,记者从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由文化和旅游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共同开展的“非遗工坊典型案例”评选名单公布,全国66个案例获评2022年“非遗工坊典型案例”,陕西3个案例成功入选。这表明陕西省依托全省各类非遗代表性项目助力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效。

近年来,省文化和旅游厅通过分类发展、产业集聚、资金支持、人才培养等措施,推进传统手工技艺创新发展,在助力乡村振兴中,走出了以“政府引导为主、企业形式为主、非遗传承人品牌为主”的3条非遗工坊建设之路,并评审命名了52家特色鲜明、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省级非遗工坊,形成了配套齐全、产业聚集、协作推进的可持续发展局面。

此次陕西入选2022年“非遗工坊典型案例”的分别是“凤翔泥塑:‘泥耍货’变身‘聚宝盆’”“西秦刺绣:‘巧手绣出乡村幸福生活’”“洛南草编:‘小草编闯出大市场’”。

依托国家级非遗项目凤翔泥塑建立的新明泥塑工坊,已累计创作泥塑品种60余项,工坊下属加工生产农户68户,对口帮扶脱贫户11户,年产泥塑等各类手工艺品10多万件,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1万多人次。工坊已举办专题培训班8场次,培养了300多名学徒,为1300多名实习学生、残疾人等授课120余课时;已解决118人就业,安置脱贫户及残疾人就业6人,带动相关产业帮扶人员46名,就业人员月收入达到4500元。

依托国家级非遗项目西秦刺绣创建的千阳县太阳鸟工艺品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非遗工坊职能作用,带动周边低收入家庭和留守妇女从事刺绣工艺品制作,年制作工艺品5万余件,产值300余万元;带领绣娘年制作工艺品80余万件,实现销售收入1500多万元;辐射带动本镇及周边从业人员5000余人,帮助脱贫户人均年增收6000余元。

洛南县巧手工艺品有限公司非遗工坊采取“公司+合作社+非遗传习所+培训学校+生产基地+农户+外贸企业+电商平台”的非遗传承和生产经营模式,将非遗项目洛南草编产品远销海外多个国家,近三年年均实现销售收入2500余万元,带动6800余人从事手工编织,走上增收致富路。

编辑:马玉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