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展示近年来保护成果和发展成就 陕西首届非遗发展大会将于11日开幕

时间:2024-04-07 17:28:15  来源:西安晚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全面展示近年来保护成果和发展成就 陕西首届非遗发展大会将于11日开幕

省文化和旅游厅还为本次大会配套筹划了非遗创新秀演、国潮展览、美食品鉴、绝活才艺展、首届“守艺人”传统手工技艺大展、非遗数字化保护与传播培训班等系列非遗创新展示活动,希望进一步激发社会各界关心关注非遗,凝聚非遗创新发展新的合力

4月3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郑晓燕介绍了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情况。发布会透露,陕西省首届非遗发展大会将于4月11日开幕,并同步开展首届非遗年度盛典、创新对话等4大板块10余项全省系列活动,全面展示近年来陕西非遗保护成果和发展成就。

陕西首届非遗发展大会各项准备工作自启动以来,迅速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热烈响应,特别是3月22日至26日进行的非遗年度人物、年度典型案例、年度优秀非遗工坊推荐评选网络投票,页面点击量达811.99万次,总投票数585.86万。目前活动已经完成征集报名、选拔评审、结果公示等阶段的任务,最终结果将于4月11日的首届非遗年度盛典上揭晓。省文化和旅游厅还为本次大会配套筹划了非遗创新秀演、国潮展览、美食品鉴、绝活才艺展、首届“守艺人”传统手工技艺大展、非遗数字化保护与传播培训班等系列非遗创新展示活动,希望进一步激发社会各界关心关注非遗,凝聚非遗创新发展新的合力。

据了解,陕西目前共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4项、国家级名录91项、省级名录766项,国家级传承人78人、省级传承人681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2处。依托丰富的非遗资源,陕西在全省范围大力实施非遗保护传承阵地建设工程,先后建成各类非遗陈列展馆、特色街区(村镇)、传习所等1500余个,设立省级非遗工坊155家(12家非遗工坊入选国家重点扶持序列)。

其中,全国首个戏曲主题非遗街区——易俗社文化街区,现已成为古老秦腔艺术与现代说唱、脱口秀表演融合演绎的全新平台,带火了繁华街区;沉浸式非遗体验创新实践空间大唐不夜城“长安十二时辰”,被文旅部评为年度最佳创新成果;西安永兴坊、咸阳袁家村、韩城党家村更是因为非遗文化与旅游完美融合而闻名全国。非遗项目西安鼓乐坚持守正创新,精心打造唐代宫廷燕乐《鼓》,成功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实践优秀案例。

下一步,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将发挥陕西文旅资源禀赋优势,继续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非遗在旅游发展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着力办好第十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2024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等重大活动,深入挖掘非遗资源,持续做大做强西安鼓乐、陕北民歌、汉中藤编、咸阳茯茶等金字招牌。

编辑:呼乐乐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