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窑歌 瓷韵悠长

时间:2024-05-14 16:07:20  来源:陕西日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千年窑歌 瓷韵悠长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怀揣着对澄城尧头陶瓷烧制技艺的热爱,来到这片陶瓷之乡

1310f298-ac8e-4c2e-ae8c-264d3c4b308f.jpg.2

一壶四杯

7d11a16a-620c-4ab1-bd92-2f433d1f309f.jpg.2

窑变梅瓶

d36b52f4-b2f3-4039-8cc1-477987e5bf21.jpg.2

黑釉缠枝牡丹花瓶

b1ce0f2b-1a8a-46b7-9cb9-6319c6d8bf58.jpg.2

窑变葫芦瓶

3c6c4deb-5a7b-4b00-b268-58fdc99ae3c6.jpg.2

窑变苹果尊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由受访单位提供

42815c3f-c325-4f07-bf73-705f71e0d658.jpg.2

4月26日,郭晓东在制作陶瓷。 本报记者 郝颖摄

本报记者 耿杨洋 郝颖

在渭南市澄城县尧头镇,有一处历经千年的陶瓷“圣地”——尧头窑。

这里,千年炉火孕育出了独具特色的澄城尧头陶瓷烧制技艺,也延续了城市的历史文脉。

炉火淬千年

民间常说,南有景德镇,北有尧头窑。

“尧头”古称“窑头”,因瓷窑而得名。由于“尧”与“窑”的发音相同,于是,“尧”这个字便慢慢地取代了“窑”。到如今,尧头窑的炉火,已燃烧了上千年。

澄城尧头陶瓷烧制技艺源远流长,其历史可追溯至唐代。明清时期,这里的陶瓷业更是达到了鼎盛,陶瓷制品不仅占据了渭北市场,还远销山西、甘肃、内蒙古等地。

尧头陶瓷制品造型古朴大方、釉色纯亮细密,具有粗中寓巧、朴而不俗的特点,被专家学者誉为“黄河之精,华夏之灵”。

尧头窑是地地道道的北方民窑,民间需要什么,尧头窑的匠人就烧制什么。经过上千年的沉淀,尧头窑形成了碗窑、黑窑、瓮窑、砂窑4个传统窑系。制品种类繁多,以生活用品为主,常见的有“懒婆娘”、筷筒、笔筒、大缸等杂用瓷类。

“收秋不收秋,等到五月二十六。二十六滴一点,快到尧头买大碗。”朗朗上口的民谣广为流传,说明尧头窑在民间的影响力之大。

2006年,澄城尧头陶瓷烧制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不仅肯定了尧头窑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还为其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现今,尧头窑遗址存古窑130余座、古民居75处、制瓷作坊78处、庙宇祠堂17处,是我国目前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原生态古窑遗址群,被誉为“中国原生态陶瓷活化石”和“中国现存最大的天然民窑博物馆”。

瓷窑传匠心

千百年来,澄城尧头陶瓷烧制技艺薪火相传。一孔孔瓷窑,一件件瓷器,无不诉说着匠人精益求精的态度。

4月26日,澄城县尧头镇的周氏陶瓷作坊,阳光透过半开的窗户洒在陶瓷作品陈列架上,匠人周红志正专注地给“福”字碗上釉。

周红志是周氏陶瓷的第十一代传承人。15岁起,他便跟随祖父周顺娃学习陶瓷烧制技艺,传承尧头黑瓷艺术风格。

陶瓷烧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踩泥揉泥,到上釉晾釉,再到开窑出窑,烧制尧头陶瓷需要经过72道工序呢!”周红志介绍,“每一道工序都要精细再精细,这样才能保证开窑的效果。”

周红志主要制作黑瓷制品,品种有“老鼠罐”“狮子罐”“懒婆娘”等。他做出来的黑瓷釉黑透亮、拙朴润厚,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周红志在保留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创造出独具特色的作品。

“2019年,我试着烧制了一批缩小版‘福’字碗,成品特别受欢迎。于是,我又陆续烧制了‘懒婆娘’‘狮子罐’等传统制品的缩小版。”周红志说。去年,他烧制的缩小版“福”字碗卖出了600余件,销往全国各地。

如今,尧头陶瓷不仅是日常生活用品,还是艺术品和文化瑰宝。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怀揣着对澄城尧头陶瓷烧制技艺的热爱,来到这片陶瓷之乡。他们用心感受陶瓷原料细腻的质地,用双手塑造出一个个精美的陶瓷作品。

今年是郭晓东来到尧头镇学艺的第6个年头。作为陶瓷烧制的“追梦人”,41岁的他师从澄城尧头陶瓷烧制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刘忠阳,苦心钻研陶瓷烧制技艺。他说:“我想用双手守护这份千年的陶瓷烧制技艺,传承匠人的精神和信仰。”

老匠人的用心传承和新匠人的踊跃加入,让尧头窑再次热闹起来。传承千年的陶瓷烧制技艺,在一代代匠人的手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古韵著新章

“大家要发挥想象力,用画笔在陶瓷上画出你喜欢的图案。想要体验陶瓷拉坯的小朋友到这边来,可以试着制作出自己想要的形状。”4月27日,在尧头窑文化旅游生态园区非遗体验区,非遗传承人周红志耐心指导前来体验黑瓷制作的小朋友。

尧头窑文化旅游生态园区负责人杨卫国介绍:“园区立足尧头窑当地文化资源,开发研学产品,将研学体验与教学场景相结合,开展考古挖掘模拟、陶瓷修复鉴赏等体验课程,通过‘非遗进校园’‘探秘尧头窑’等活动,将尧头窑打造成中小学考古研学课程实践基地。”

近年来,澄城县大力发展尧头窑文化旅游产业,按照“守好文物、讲好文化、做活文旅、壮大文产”的工作思路,持续推进尧头窑项目建设、技艺培训、研学课程、文旅活动。每年组织4期尧头陶瓷专业技术培训班,聘请专业人士对尧头陶瓷烧制技艺传承人、爱好者、从业者进行培训辅导,不断壮大传承人队伍;在节假日举办丰富多彩的非遗体验活动,让游客亲身感受澄城尧头陶瓷烧制技艺的独特魅力。

“今年清明假期,1.6万多名游客来到尧头窑文化旅游生态园区,参加祭窑神、黑瓷陶艺体验等活动,沉浸式感受尧头窑非遗文化的魅力。”澄城县尧头窑文化旅游生态园区党工委书记李武民说,“我们希望通过开展这些活动,让尧头窑更有新意、有看头,讲好尧头窑的故事。”

“前不久,刘忠阳师傅带着尧头窑黑瓷走出国门,去意大利参加了第88届佛罗伦萨国际手工艺博览会,让尧头窑黑瓷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光芒。”澄城县文化馆馆长权俊川说,“我们将继续以‘让世界看见尧头窑’为目标,讲好非遗故事,进一步提高尧头陶瓷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千古风华,窑火不熄,尧头窑的故事仍在继续。

编辑:呼乐乐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