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长安区北张村的古法造纸历史悠久。曾经,这里家家户户以造楮皮纸为生,是名副其实的“纸村”。
北张村的马松胜是楮皮纸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几十年来,他坚持用古法制作楮皮纸。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抄一辈子纸,学一辈子手”。这里所说的“手”,就是手艺。
他是手艺人,更是守艺人。
初中毕业后,在父亲的影响下,马松胜开始学习楮皮纸制作技艺。为了学好这门手艺,他每天早上6时就开始劳作,主要学习制作楮皮纸的关键技艺——抄纸。
抄纸不是件容易事。“抄纸不仅要求手快、心细、专注力强,还得能吃苦。”马松胜说,“抄纸时,双手要端着纸帘,人要弯着腰,时间长了脖颈和背部就会感到僵硬、酸痛。双手要浸到纸浆池。夏天,入水抄纸还比较轻松。一旦到了冬天,水冰冷刺骨,手被冻得通红,十分考验人的耐受力和意志。为了缓解冰水带来的刺痛感,我们会在身旁放一盆温度较高的水,每抄完一张纸,就将手迅速放进盆中暖热回温。”
由于勤奋、能吃苦、悟性高,练了大半年时间,马松胜便熟练地掌握了抄纸的要点。经过不断摸索实践,他的手艺愈发娴熟,在村里也小有名气。
计划经济时期,北张村几乎家家造纸,村民造纸按数量和质量记工分。“那时候,抄六刀纸(一刀100张)算1个工。我一天能抄1800张纸,记3个工,相当于一人干了3人的活。”对自己的手艺,马松胜十分自豪。他说:“‘家有万贯不如身有活艺’。父亲的这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成本低、产量大的机制纸对手工纸产生了不小的冲击。面对传统技艺逐渐式微的困境,马松胜说:“既然选我当传承人,我就要将这门手艺守护好、传下去。”
编辑:呼乐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