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俗社学”学科在西安正式亮相

时间:2024-08-12 16:01:19  来源:三秦都市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易俗社学”学科在西安正式亮相

纪念易俗社成立112周年,在专家学者共同见证下——  纪念西安易俗社成立112周年名家新秀演唱会现场  转眼间,西安易俗社走过112年悠悠岁月,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秦腔剧种的继承发扬功不可没

bb8521ef92f5cb560c0eb0c213a68363.jpeg

纪念西安易俗社成立112周年名家新秀演唱会现场

转眼间,西安易俗社走过112年悠悠岁月,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秦腔剧种的继承发扬功不可没。8月10日上午,易俗社文化街区戏楼前热闹非凡,精彩的秦腔表演引来本地戏迷和外地游客的喝彩。在众多专家学者的见证下,“易俗社学”的概念首次公开亮相,标志着这一学科在西安正式成立。

名家新秀登场

大秦之声响彻钟楼下

酷热的骄阳抵挡不住本地戏迷和外地游客火一般的热情,众人将戏楼挤得水泄不通,戏迷游客举着手机等待名家们登台亮相。一阵阵叫好声中,易俗社社长惠敏莉登台致辞,宣布“秦声易韵著新篇”名家新秀演唱会正式开唱。

众多名家王荣华、段小爱、丁小玲、孙文茹、张全会、赵朝霞前来为母社庆生,朱海娥、温军海等一众易俗社中坚力量和青年新秀也频频登台。在一众名家的带领下,《三滴血》《夺锦楼》《游龟山》《蝴蝶杯》《大升官》《易俗社》《柳河湾的新娘》《刘西有》《织梦人》等易俗社名剧选段次第唱响。名角们接连登场,大秦之声响彻钟楼下,向众人展示了秦腔艺术传播发扬的勃勃生机。

骄阳似火,台上台下的人皆是汗如雨下,尽管如此,很少有戏迷退场,直到中午时分,仍然不断有涌进来看热闹的外地游客举着手机记录下这激荡人心的时刻。

来自广西的席女士一家参观了中国秦腔博物馆,在百年易俗社大型浮雕前留影打卡,她告诉记者:“秦腔的沧桑与豪迈深深震撼了我,很多唱段也有非常婉约柔美的一面,秦腔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多彩的、古老的、平易近人的。”在演出最后,西安易俗社秦腔社团、曲艺社团里七八岁的孩子们也登台表演了他们最拿手的相声,博得全场喝彩。

据了解,从即日起易俗社将带着大型秦腔剧目《昭君行》参加2024中国秦腔优秀剧目会演,这一轮会演结束之后,易俗社还将去往甘肃,把精彩的秦腔演出带给基层群众。

百年前“古调独弹”

为开启“易俗社学”之路奠基

1924年,鲁迅先生来西北大学讲学期间,五次进入易俗社观看《双锦衣》《大孝传》《人月圆》等。他不仅将讲课报酬五十元赠予易俗社,还题写“古调独弹”四字相赠。

在鲁迅先生访问易俗社百年之际,众多专家学者汇聚一堂,见证易俗社学的确立。大家认为,时隔百年再看,这四个字不仅仅是对易俗社的肯定,更是对中国秦腔文化乃至戏曲文化的肯定,从鲁迅先生那一代学者对于秦腔及易俗社的认可来着手研究易俗社学,是这一学科的重要支撑点。

在纪念西安易俗社成立112周年暨《易俗社学》学术座谈会上,惠敏莉表示,百年易俗社以文旅融合、创新发展为新发展格局,开拓研学社团、沉浸式演出等多项活动,在求新求变中让秦腔“古调”有“新弹”。“易俗社文化现象”已经成为中国戏曲上不断迭代创新的一个重要文化符号,是一个永远值得深挖细研的课题。

作为研究易俗社学的首批专家,陕西省戏剧家协会原党组书记、戏剧理论家甄亮介绍,“易俗社学采用的是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包括艺术形态学、文化学、社会学、民俗学、传播学、应用学等方面,我们开创易俗社学的主要目的是想把我们112年以来,易俗社的整个历史发展,包括编导、演,舞美以及传承、传播、保护、管理理念等进行全面梳理和系统性的阐述。过去我们缺乏系统性的梳理,这一次出版的《易俗社学》用35万字十个章节来初步确立易俗社学的成立,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撰写另外的专著分门别类进行研究。”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杜敏认为,“易俗社不仅仅要放在戏曲的层面上来看,更是要放在中国文化的角度来看,要放在文化的传承传播,文化的创新角度进行研究,这就涉及中国戏曲文化的历史、现象、实践、教育、传播和当代创造等一系列问题。此外易俗社学的研究应该放在国际化的背景下看,作为世界三大古老剧社之一,易俗社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传播、展示作用是什么,这些都需要我们进行进一步总结。”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副院长、省剧协副主席穆海亮认为,“站在20世纪中国戏剧史的全局性视角,可以发现易俗社文化品格的三个特征:包括艺术观念的开拓性,戏曲改革的系统性,更重要的是文化立场兼容并蓄。这种特殊的文化立场体现在易俗社的价值理念和改革路径上。在价值理念方面,易俗社追求戏剧的社会功能、艺术价值和市场属性的统一。在改革路径方面,易俗社注重发挥文人的现代品格,艺人的技艺传承和戏曲固有的民间色彩。可以说,易俗社的戏曲改革对20世纪地方剧种的现代化转型具有普遍意义。”

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陕西省社科院特聘研究员、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美术设计学院院长孙文忠表示,“我有幸看到了易俗社民国时期的戏服,戏服的色彩、图案和形制反映出戏曲的内容,人物的职业、个性特点甚至从更高的层面来讲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特色,充分展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文/记者职茵 实习生史静怡 图/记者 尚洪涛

编辑:呼乐乐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