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在长安云内的文创商店选购文创产品(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 李卫文/图
优秀的文创产品不仅是人们深刻感悟中华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也是培育文旅消费新热点、拓展旅游体验新领域、传播旅游景区新形象的重要引擎。
近年来,陕西文创市场新意迭出,文创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爆款频现,文创消费有效延伸了文旅产业链,展现出蓬勃生机与巨大市场潜力,在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使城市形象更加鲜明。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省共有文创企业5800余家,位居全国前列。2024年,全省文化创意产业链营收185.5亿元,同比增长6%。文创“小产品”正在成为文旅领域“大产业”,为陕西经济社会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多元探索,让文化资源“活”起来
“快看,那个‘绒馍馍’太可爱了,我要和它合个影。”近日,在新开放的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5航站楼,巨大的“绒馍馍”受到旅客喜爱,人们纷纷驻足与它合影。现场工作人员与旅客亲切互动,以大雁塔、麻辣烫、凉皮等为原型的文创毛绒玩具让旅客爱不释手。各色文创产品的亮相,让旅客一进航站楼就与陕西文化有了“亲密”接触。
在大唐不夜城文创店,烤“馍”、剁“肉”、夹“馍”、浇上“汤汁”……“绒馍馍”互动情景式的销售方式为购买者提供了满满的情绪价值。去年以来,西安文创产品“绒馍馍”成为线上线下的香饽饽,深受年轻人喜爱。3月2日,国外留学回来探亲的杨晓蒙特地来到大唐不夜城,一次买了好几个“绒馍馍”。“‘绒馍馍’是西安美食文创的代表,既可爱又好玩,我要带回去送给国外的朋友。”
随着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人们更加注重旅游产品的文化性和情感的愉悦性。一些将传统文化、现代审美和创意设计巧妙融合的特色文创产品,成为旅游消费市场的新宠。
“第一批‘绒馍馍’系列文创产品自去年6月起售卖,至今已卖出10万余单,其中一部分远销海外。2024年,‘绒馍馍’文创品牌销售额过千万元。”大相文博负责人陈加晋介绍。
如今,独具特色的“绒馍馍”被更多人所知,推动陕西美食文化与文创产品走向世界。2024年9月,在中国(香港)国际服务贸易洽谈会上,极具陕西本土特色的“绒馍馍”一经亮相就受到大家的关注和喜爱,仅展出的一天时间里,大相文博就与来自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国家的100多家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特色文创产品能够更生动活泼地宣传地方文化,使城市形象更加鲜明,也能有效延伸文旅产业链条,提高人均消费水平。”长安大学教授丁华说。
创意迭出,做大做强“萌”经济
公交车上,有人掏出一枚“玉佩”刷卡乘车;地铁站里,有乘客手持“玉玺”“盖章”进站……在西安,这些精致的文创产品成为交通卡领域的新“顶流”。
西安市民李婉对唐妞联名款折扇交通卡爱不释手:“这个文创产品制作精美,还具有实用性,我很喜欢。”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文物和地标建筑元素被运用于文创公交卡的设计制作中,皇后之玺、杜虎符、玉佩等各色文物造型的长安通公交卡一经推出就受到大众欢迎。这些具有文化特色的文创交通卡不仅外形精美,还可在全国互联互通城市的公交、地铁上刷卡使用。
在创意迭出、推陈出新的文创热潮中,博物馆等机构一直站在浪潮的前沿。陕西各大博物馆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将文物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巧妙结合,打造出既蕴含深厚历史底蕴又不失现代时尚气息、令人耳目一新的文创佳品,让人们“把博物馆带回家”。
陕历博、周大福、西工大联合推出的“盛世华彩·传承系列”贵金属文创,以陕历博馆藏盛唐金银器为灵感来源,结合传统黄金铸造工艺,展现盛唐雍容大气的时代之美。陕历博推出的唐鸳鸯莲瓣纹金碗复刻品小碗以及龙元素摆件、抱枕、毛绒玩具、趣味文具等28款文创精品,既具有艺术价值,又具有实用性。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推出的以兵马俑为原型的文创雪糕深受游客喜爱。这些精致的文创产品将西安的历史故事、民俗风情巧妙融入其中,以现代审美重新诠释传统元素,让古老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陕西文创的出新率、知名度稳步提升,“爆品”层出不穷,极大带动了文旅消费热潮。
文创产品的繁荣发展,也带动了设计、加工生产、销售服务等一条龙产业链的兴旺。近年来,陕西多地大力支持文创产业发展,打通市场化的产业链路,为经济发展带来新动力。
位于安康市恒口示范区的陕西省安贝斯玩具科创有限公司,五颜六色的布片经过绣花、车缝、充棉、手缝等工序,变成一只只可爱的毛绒玩具。目前,安康市有800多家相关企业,每年有上亿只毛绒玩具从这里销往全球,毛绒玩具年产值突破75亿元。毛绒玩具产业成为安康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亮点。
对于未来,安康规划了自己的发展蓝图,提出2025年力争毛绒玩具综合产值突破100亿元,出口额达到10亿元,持续打造“中国毛绒玩具产业新都”城市名片。
走红海外,打开更多“洋”市场
随着文创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创产品展示中国人的创意、展示中华文化的作用日益凸显。陕西一大批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彰显东方美学意蕴的文创产品炙手可热,刷新海外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知,成为中华文化鲜明的当代符号。
走进《赳赳大秦》剧院,大厅里矗立的7尊威风凛凛的秦将军俑雕塑引人注目,“这就是俑”品牌团队与《赳赳大秦》创作团队联名创作的艺术装置,吸引着众多观众打卡拍照。
2018年,刘昱阳和张钦两位年轻人怀着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创立了“这就是俑”品牌。团队以兵马俑为灵感,以将军俑形象为载体,打造了一个兼具艺术性与文化内涵的潮流IP,迅速获得广泛关注。近年来,团队陆续发布了100余款限量将军俑手办,还先后与全国各大博物馆、公益组织、潮流品牌等展开深度合作,通过创新的设计语言,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将军俑”漂洋过海,在国际舞台大放异彩。在巴黎、东京等城市举办的展览中,“将军俑”以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设计,赢得了广泛赞誉。
“对我们来说,‘这就是俑’不仅是一个品牌,更是一种文化表达。我们希望通过‘将军俑’的形象,向世界展现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与价值。”刘昱阳说。
在西安维真视界影视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勇的“朋友圈”,经常能看到外国友人手拿“秦亲宝贝”的照片。
以兵马俑为原型设计的卡通形象“秦亲宝贝”自诞生以来已斩获多项荣誉,更作为“文化使者”登上春晚舞台,走进世博展馆,漂洋过海,成为陕西“文化出海”的亮眼名片。
“我们希望用时尚语言解构历史,增强大家的文化自信,让更多陕西文创产品走红海外,打开‘洋’市场,让陕西故事走向世界。”陈勇说。
以灵动写意的创新语言,诠释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让文创产品成为中华文化的生动载体,陕西文化创意的火花正点亮文化星空,演绎无限精彩。文创产业链,链接过去与未来,开辟出文化传播的崭新天地。
编辑:呼乐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