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由陕西省诗词学会主办,陕西禧福祥品牌运营有限公司承办,陕西西凤十五年六年陈酿酒营销有限公司协办的《长安诗人诗丛》(第一辑)新书发布会暨作品研讨会在陕西凤美术馆一楼举行。
中华诗词学会顾问、陕西省诗词学会名誉会长孟建国,陕西省诗词学会会长、西北大学教授刘炜评,中华诗词学会散曲工委主任徐耿华,陕西省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陕西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陈俊哲,陕西省诗词学会党支部书记王小凤,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长安大学教授张红春,西北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副院长周燕芬,陕西省社会科学研究院二级研究员、文学研究所原所长张艳茜,陕西禧福祥品牌运营有限公司董事长、陕西省诗词学会副会长王延安,陕西省诗词学会副会长李稳贤、李晓刚、王秦香、王彦龙、马瑀、胡宝玲、郭健、许晓春、余志海,陕西省诗词学会顾问乔树宗、商子秦、张伯利、张曼利、王兴一、孙民随,陕西省广电融媒体集团播音指导、学会诵读工委主任包志坚,陕西广播电视台主持人、主任播音员王芳,陕西省诗词学会第五届副会长杨青云、陕西省散曲学会副会长徐兰君等出席活动,陕西省诗词学会各部门负责人、《长安诗人诗丛》部分作者,以及媒体代表、诗友60余人参加会议。新书发布会由陈俊哲主持。
孟建国在讲话中向王延安董事长一直以来对陕西诗词文化事业的支持表示感谢,对其带领的公司多年坚持将文化传承融入企业发展表示充分肯定。他说,《长安诗人诗丛》是首部展现陕西当代女性诗词成就的专集,收录10位女诗人代表作,在数字时代凸显了纸质出版的典藏与研究价值。孟建国提出三点希望:一是进一步壮大本省诗词创作力量,吸纳全国优秀人才;二是推动“长安诗派”建设,力争在全国省级诗词学会中跻身前列;三是呼吁更多专家学者关注陕西女子诗词创作,共同推动中华诗词文化的繁荣复兴。
孟建国、王延安、刘炜评、张红春共同为新书揭幕。
王秦香宣读三秦女子诗社荣誉社长、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知名学者蒙曼为《长安诗人诗丛》所作序文。
王小凤代表学会党支部对《长安诗人诗丛》(第一辑)的出版致以热烈祝贺。她说,这部凝聚着长安女诗人群体智慧与才情的诗丛,不仅生动展现了新时代陕西女性诗人的精神风貌与艺术追求,更是学会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团结引领广大诗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推动陕西诗词事业繁荣发展的又一重要成果。
《长安诗人诗丛》作者代表张小红委托徐静老师作了题为《以诗为舟,泅渡岁月长河》的发言,表示全体女诗人将以此为新的起点,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深入生活、潜心创作,用饱蘸真情的笔墨,在烟火深处寻觅诗意的光芒。
嘉宾代表张红春表示,该诗丛集中展现了女性诗人独特的生命体验和情感表达。希望未来有更多“诗书合璧”的形式为中国传统文化赋予新的活力。并将自己精心创作的书法作品赠送作者。
王延安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说,禧福祥集团与陕西省诗词学会有着深厚的渊源,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是双方的共同愿景。三秦女子诗社作为学会的重要创作力量,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为当代诗词创作注入了强劲活力。他表示,中国是诗的国度,也是酒的国度。禧福祥集团坚持以文化为引领,始终坚守传统、勇于创新。这套诗丛不仅是对三秦大地深厚文脉的深情致敬,更是以赤诚诗心观照现实、描绘时代气象、助力文化自信自强的生动实践。
刘炜评在总结讲话中向所有为诗丛诞生付出心血的诗人、学者、出版同仁表示衷心感谢,向作者们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成果表示祝贺。他表示,学会正深入推进“长安诗派”的建设,“长安诗人”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诗词界逐渐形成了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未来,将通过不断挖掘更多优秀诗人的作品编辑出版系列丛书,让“长安诗人”的诗词故事得以延续。期待诗人们自觉担当起繁荣发展中华诗词文化的使命,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陕西诗词的智慧与力量。
随后,学会诵读工委奉献了一场精彩的文艺演出,大家将诗丛中的文字魂魄化为可感可触的视听盛宴,共同体验诗歌艺术的独特魅力。
下午的《长安诗人诗丛》作品研讨会由陕西诗词学会副会长、西安财经大学文学院教授李晓刚主持。
年届九旬的张军先生以《蝶梦依稀初破茧》为题,通过见证作者张曼利的诗词启蒙与创作历程,指出其作品既坚守古典格律精髓,又融入现代生活感悟,形成了典雅灵动的独特风。余志海以《浅评〈南山有月〉》为题,从题材丰富多元、情感朴素真挚、风格兼容并蓄等多个维度对作者王小凤的诗词曲进行深度解读,认为这些扎根生活的创作实践为传统诗词注入了新的时代活力。郭健以为《心灵之境中的诗意交响》为题,阐述了作者张琼的作品既深植于鄠邑本土文化的沃土,又借助多样化的艺术意象与表现手法,彰显了古典诗词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李晓刚以《云外清音》为题,结合实例,从性情之真、冲淡之美、寄托遥远三个方面对作者王秦香的作品深入浅出地进行分析和解读,强调“诗言志”是中国古典诗歌创作的重要理论。
陕西省诗词学会学术部副主任杨世鹏宣读了周谊平以《幽婉深深别样红》《万千气象写纤秾——奇奇作品欣赏》为题,分别对作者张小红、胡宝玲的作品进行评论;刘清天、高云峰、康松、郑永钤以《莞尔涵香惊薄俗 翩然举袂挹清风》《兰心蕙质 素月清风——周谊平先生诗作浅读》《时光集》《妙姿恰似杨花落》为题,分别对作者王霏、周谊平、冰黛儿、刘艳琴的作品进行评论。
周燕芬教授从文学史研究视角,深刻阐释了旧体诗词的当代价值,指出《长安诗人诗丛》的出版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她强调旧体诗形式虽古却能与现代思想共振,展现了传统艺术的强大生命力,同时呼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现代批评体系。张艳茜指出该诗丛的出版为文学界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当前文学期刊对旧体诗词刊发空间有限的背景下,诗人们仍坚守创作热忱尤为可贵,建议通过持续出版丛书系列来构建“长安诗派”的创作阵地。乔树宗作为诗丛的编审,对该丛书的作品以及在继承传统文化、繁荣当代诗词方面的价值表示充分肯定,同时建议在题材广度、时代气息和语言锤炼等方面继续提升,鼓励创作者秉持“著成一家之言”的精品意识,在传承中不断创新。
刘炜评作题为《漫漫诗路共新程》的主题发言,他表示,“诗如鼓琴,声声皆心。”这十位女诗人的十部诗集,无疑是她们诗意人生的生动写照,诗路上不懈探索与追求的见证。他对文学艺术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结合个人创作经验与古人经典作品,阐述了坚持“古典美与现代性的双重持守”的观点,指出当代旧体诗的“现代性”并非对传统的否定,而是指作品呼应现代人的精神需求,更新思想情感和表现手法,从而实现古典诗学的“创造性转化”。
刘炜评会长在总结讲话中表示,十位女性诗人以细腻独到的女性视角,艺术地呈现了时代的精神风貌与生命的深刻体悟。诸位评论家鞭辟入里的专业解读,既有对作者们热情洋溢的赞美与激励,也会有指瑕摘疵的真诚提醒。他讲到,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每一位作者的作品都有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我们在欣赏、学习彼此长处的同时,通过交流探讨,帮助作者发现不足,共同进步。期待诗人们在守正创新中共迎中华诗词文化更加辉煌的来兹。
本次《长安诗人诗丛》(第一辑)新书发布会暨作品研讨会,标志着长安诗人品牌建设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未来,陕西省诗词学会将与禧福祥集团继续加强合作,为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积极贡献。
编辑:韩佳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