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玄音鼓舞》剧照
格桑花开,幸福路长。
从雅鲁藏布江畔到珠峰脚下,从“藏东明珠”到天边阿里,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藏族人民用欢快的歌舞展现幸福生活。
“藏族舞蹈70年来在内容上主要有几个发展方向,一是非常深情地赞美中国共产党;二是歌颂军民鱼水情;三是赞美自己火热的新生活。”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说,像《藏民骑兵队》《洗衣歌》《翻身农奴把歌唱》《酥油飘香》《红河谷·序》等都是艺术成就非常高的藏族舞蹈作品。
男子群舞《藏民骑兵队》歌颂了英勇善战的藏民骑兵大队,舞蹈在藏族锅庄和弦子舞基础上变化发展而来,风格粗犷大气。
捆绑着双手、弓着身子,用牙衔着袖子一步步挪上舞台,演员用沉重的肢体语言表达着藏族人民对农奴生活的愤怒和无奈。随着情节发展,演员用牙咬开捆绑着双手的绳子,身子一点点直起来了,到后来只见满台飞舞着白色的哈达和快乐的身影。群舞《翻身农奴把歌唱》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藏族人民翻身做主人的喜悦心情。
一群去河边背水的藏族姑娘,遇到一位来为同志们洗衣服的解放军炊事员。姑娘为表达对解放军的谢意,巧用计支走炊事员,怀着得意而喜悦的心情边唱边洗衣服。炊事员回来一看,恍然大悟后急中生智,悄悄挑起藏族姑娘的水桶,帮她们送水回家。舞蹈《洗衣歌》以真挚朴实的感情、深刻的思想内涵、载歌载舞的形式、风趣活泼的戏剧场面,被誉为歌颂民族团结、军民团结的经典之作,深受广大人民喜爱。
舞蹈《酥油飘香》通过描绘藏族姑娘愉快的日常劳动场面,为解放军打酥油茶和送油茶,展现了当今藏族妇女的精神面貌,勾勒出浓浓的军民鱼水情。
这些动人的舞蹈是如何创作出来的?“是艺术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的成果。”冯双白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发表之后,舞蹈艺术工作者积极响应中央号召,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蔚然成风。
2016年、2017年,中国文联、中国舞协积极开展系列“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采风活动,先后带领一批舞蹈艺术家、中青年舞蹈编创人才等深入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山南市贡嘎县、扎囊县、琼结县、泽当镇,日喀则市仁布县、定日县等地进行采风,对藏族传统果谐舞、洛谐舞、卓舞、背鼓舞等多种类型的民俗舞蹈进行深入考察。
采风结束后,中国文联、中国舞协、西藏文联把采风成果转化为创作成效,推出一台深入反映藏族人民思想感情和生活习俗的主题展演。展演中,《玄音鼓舞》《青稞》《阿嘎人》《转山》《梦宣》等多个具有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作品惊艳亮相,集结了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北京舞蹈学院研究生部、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索县中学等单位。
“这台专门为西藏创作的舞蹈展演,是艺术家发自内心为舞蹈提升和文化建设而努力的成果呈现。”该展演总策划、中国舞协分党组书记罗斌说,这几十年来,西藏舞蹈文化的原生态一直存在,被保护得很好,其衍生形态也被健康地拓展,舞种非常多。“光山南地区或阿里地区,舞种无数,令人眼花缭乱。这个现象在其他地方很少见。”罗斌说,藏族舞蹈在创作上可用的素材、方式、维度十分多元,“得益于藏族舞蹈的原生形态的丰富性和其文化保护的完整性,为创作提供了特别丰厚的土壤。通常,艺术家的创作没有基础,用老百姓的话叫‘平地抠饼’,意思是啥也没有。而藏族舞蹈的‘矿藏’很丰富。未来,藏族舞蹈的发展方向可以有更多探索,如当代性。这当然不能以泯灭其原生文化为前提,而应是一个合理、动态的历程。”
《玄音鼓舞》《阿嘎人》《青稞》等作品给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研究员江东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表示,这些作品完美诠释了历经沧桑巨变的藏族人民的独特魅力,让这个民族看上去特别有自信。他希望,未来藏舞在创作上能更好地保留藏族舞蹈的神韵、动态及其本身的淳朴风格。要以内容产生促使形式上的升华,形成内容和形式完美结合的状态。同时,还要确立内容和立意,使形式焕发光彩。
“‘深扎’采风活动非常好,让艺术家深入乡村、彼此交流。我期待,采风活动不仅能促进北京等地区的舞蹈艺术家出作品,更带动当地舞蹈家艺术水平不断提升,涌现出更多西藏本土艺术家的优秀舞蹈作品。”江东说。
作为援藏干部,刘传龙亲眼目睹了西藏舞蹈近年来的发展变化。2008年,作为一名灯光设计师,刘传龙被中国歌剧舞剧院派去西藏,为西藏自治区歌舞团的民俗风情歌舞《天上西藏》设计舞台灯光;2013年,他成为一名援藏干部,到西藏自治区歌舞团开展对口支援工作。除了分管舞美灯光、制景工作,他还负责与各方的联络协调工作。
“到了西藏后,我参加了一系列重要演出和下基层活动,感受到西藏舞蹈的非凡魅力。西藏真是歌舞的海洋,几乎每个地区都有着自己特色的舞蹈。”刘传龙说,“当时这里还没有一部原创民族舞剧。”刘传龙介绍,在各方的高度重视及有力指导下,西藏自治区歌舞团与中国歌剧舞剧院联合打造一台以现实题材为主的大型民族舞剧。
“我数次陪同西藏自治区歌舞团党委书记安贵民来北京汇报,和中国歌剧舞剧院反复讨论合作以及创作方案,签订合作方案,落实主创人员、审定剧本大纲、审定舞美设计方案等。中国歌剧舞剧院也派出极具实力的导演、编剧、舞美设计团队到西藏采风,派声乐、钢琴、民族民间舞等专业老师赴西藏自治区歌舞团为演职人员开展培训,并安排西藏自治区歌舞团的主要舞蹈演员到北京来接受相关专业训练。”刘传龙说。在双方不懈的努力下,西藏自治区第一部原创民族舞剧终于在2015年诞生。
“目前,相较于蒙古族舞蹈,藏族舞蹈的发展势头刚刚起来,小型作品比较多,代表性作品还不够多,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作品量也不够大。我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的成熟作品问世。”冯双白说。(记者 张婷)
编辑:任晓彤
忒色 10月1日,一场名为“酷城东·熟人节”的创意活动在此启幕 2025-10-13
忒色 9月30日,回到西安的裴海潮(前)和朋友进行日常骑行训练 2025-10-10
忒色 这里正在进行陕西省第三届“延长石油杯”三人篮球联赛(社区组)比赛的揭幕战 2025-10-10
忒色 赛事主办方负责人表示,作为传承秦腔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次郑国渠秦腔大赛复赛不仅为戏迷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更以“水利遗址+传统戏曲”的创新形式,推动文化遗产与艺术传承的双向赋能 2025-10-05
忒色 游客在景区民宿的中秋装置前拍照这个假期,恩施地心谷凭借其独特的地质景观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游客提供一日尽览诗意山水、一夜梦回民族寨堡的完整体验,成为短途微度假的理想目的地 2025-09-22
忒色 开幕式上,陕西省民政厅、西安市民政局分别发布《陕西养老产业蓝皮书(2025)》《陕西银发经济产业目录(2025)》和《2024年西安市老年人口、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综合统计信息》,为产业发展提供权威数据支撑和政策指引 2025-09-20
忒色 本届大赛旨在搭建全球资源对接平台,推动安康毛绒玩具产业由“制造”向“智造”转型升级 2025-09-15
忒色 在这一重要关头,金砖国家作为全球南方第一方阵,要坚持弘扬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共同捍卫多边主义,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进“大金砖合作”,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5-09-09
忒色 恩施地心谷相关负责人称,希望通过“双新项目”升级景区设施与服务,并以“科技+自然+文化”的创新模式,为游客提供一场集视觉震撼、身心体验与文化沉浸于一体的难忘峡谷之旅 2025-09-08
忒色 据悉,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还将推出馆长讲展、数字展览等活动,邀公众重温抗战荣光,汲取前进力量 2025-09-05
忒色 延安市宝塔区河庄坪镇打造“河庄坪村晚”,村歌村舞精彩纷呈、安塞腰鼓豪放激昂、乡村市集人声鼎沸……充满乡土气息与欢乐氛围的“村晚”为来河庄坪镇体验窑洞民宿的游客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陕北文化盛宴 2025-08-21
忒色 8月6日,人民网推出报道《店里的“老外”越来越多了》,同样以“老外”热门打卡城市——西安为例,解读“中国的吸引力从何而来”,在这篇文图、视频报道中,外国游客在西安做陶俑、品美食、穿汉服,忙得不亦乐乎,折射出持续升温的“China Travel”热潮 2025-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