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未央区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通过全面深化“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充分利用“互联网+政务服务”优势,加速构建“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分类转办”工作机制,努力提升行政审批效率,拓宽便民服务广度,探索网上办理深度,助力打造优良的营商环境。
在线下办理上,实现“一门受理”。未央区秉承“党建引领、文化融合、智慧高效、集成服务”的宗旨,投资建设20700平方米的未央区政务综合服务中心,依据服务功能划分为党建党群服务区、综合审批服务区、民生事项服务区、办税服务区、图书馆阅览服务区等5个功能区,设置服务窗口121个,全区39家单位400余名工作人员整体入驻,可办事项969项,基本实现全区行政审批事项“一门受理”。
在涉审材料上,实现协同联动。按照“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原则,未央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在将所有承接的196个实施项全部纳入“一网通办”(可实现审批事项从资料预审、申请受理、综合审批到出证颁证全流程网上办理)平台的基础上,以点带面,逐步将“一网通办”平台推广到全区各类行政审批服务单位,确保行政审批事项涉审材料可通过线上进行流转,最大程度实现各部门协同联办,提升了行政审批效率和政务服务能力,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完成了从“多头找部门”向“一个窗口、一次办成”的转变。以企业开办、注销为例,通过运用“一网通办”平台,未央区可为企业开办提供“注册登记、税务登记、印章刻制、社保登记、银行开户、公积金开户”六合一服务,在3小时内即可为申办企业发放营业执照;对企业注销业务实现“市场监管部门、税务部门、海关部门、人社部门、投资局/商务局”5个部门并联审批。
在审批流程上,实现分类转办。通过运用“一网通办”无差别受理系统,未央区在实现前台统一收件的基础上,由材料录入工作人员根据审批事项将相关审批材料线上推送给后台负责审批的各部门、各科室,实现后台分类审批。后台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审批标准、流程、时限完成工作,所有审批事项全程留痕、终身负责,确保权力全程在阳光下运行。据悉,截至目前,未央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工作人员通过无差别受理系统已为全区企业和群众办理7757件包含行政许可、行政确认、其他行政权力等服务事项。
下一步,未央区将充分发挥“一网通办”平台作用,持续提升全程网办政务服务事项比例,实现网上可办率不低于92%。90%以上政务服务事项,通过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一网通办”,推动政务服务事项由“一网通办”加速迈向“一网好办”。(记者 肖持纲)
编辑:任晓彤
忒色 《生命之重》作为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资助项目、陕西省艺术创作大型舞台剧和作品资助项目,由陕歌一级编导张严携陕歌青年文艺工作者共同创作,历时一年精心打磨而出 2023-06-07
忒色 自2021年以来,项目在耀州区小丘镇、关庄镇、石柱镇等多个苹果主产区开展,已针对“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防治”完成了23场培训课程,参与人数达到1600余人,有效解决当地村民的种植难题
2023-06-05忒色 5月31日至6月7日,陶浒《老城记忆》水彩画·李运正《老西安》撕纸画艺术联展,在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以不同的艺术呈现方式,重现西安这座古城的过往与记忆细节,用艺术作品唤醒城市记忆 2023-06-01
忒色 5月22日,经吉尼斯世界纪录官方认证,西安外事学院的“天子长安”编钟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最大规模的编钟(编钟数量)称号 2023-05-23
忒色 作为古都文化地标之一的西安城墙,始建于隋唐、扩建于明代,全长13.74公里,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筑 2023-05-23
忒色 陕西省太白林业局工作人员在秦岭腹地的陕西黄柏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野生植物资源调查时,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兰科植物——绿花杓兰 2023-05-16
忒色 每一个路名都是一段历史芦荡巷最早叫卢进士巷除了仓颉巷、造字台巷之外,西安还有很多路名是和人物有关 2023-05-16
忒色 2023-05-11
忒色 另外,临潼区全区共有61棵皂角古树,主要分布在仁宗、穆寨、小金、骊山、斜口、新丰等街办,其中一级保护10棵,二级保护16棵,三级保护35棵 2023-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