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西安北站疫情防控指挥部始终坚持“外防输入”工作方针,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总体要求,严格落实市委“三严、五紧、八快、四细”具体指示,探索“3334”工作模式,强化力量、优化程序、细化措施,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坚决扼守西安北部门户。
筑牢“三道防线” 坚决拦住“危险因子”
重点针对进入北站人员,按照防控流程,设置体温监测、排查管控、身份核验三道防线,确保无一遗漏、失控。体温“红线”初筛。在四个出站口设置红外测温设备,对所有出站人员进行体温监测,同时设立南、北两个体温复测点,对体温超过37.3℃的人员,就近引导、复测甄别,做到第一时间发现、处置“潜在病例”。扫码“异常”拦截。动态更新、严格比照全国中高风险地区名单,利用大数据技术,要求出站人员一律扫取通信行程码、西安“一码通”,轨迹显示星标或健康码异常的人员,逐人登记、分类移交,确保信息准确、摸排精准。核验“提醒”兜底。依托智能科技,在所有出站的最后关口,设立四个点位24条身份核验“闸机”通道,对前端未识别、发现的个别人员查漏、拾遗,坚决实现不差一个、不漏一人。
建强“三支队伍” 指挥调度“有力有序”
根据疫情形势变化,及时统筹、协调卫健、城管、公安、铁路等各方力量,积极发挥作用,形成工作合力。优化指挥机构。完善组织机构,西安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晓林任指挥长,未央区、经开区主要领导任副指挥长,抽调10余名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干部充实到指挥部,形成指挥有力、运转高效的西安北站疫情防控指挥体系。增补一线力量。针对一线排查、转运力量薄弱实际,积极协调、补充70余名一线工作人员,大大提高排查、登记、转运等工作效率。目前,共有860名防疫人员冲在前沿、坚守一线。强化分流专班。设置集中分流区,全省11个地市及西安21个区县派员进驻,“点对点”精准接收,有效缓解西安北站中高风险地区来返人员分流压力,大大降低密闭空间、密集人流感染风险。
严格“三项机制” 工作推动“从快从细”
建立健全调度例会、协调对接、督导检查工作机制,全力推动疫情防控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调度例会知底。坚持每日召开工作例会,总结当日工作情况,研判当前防疫形势,协调解决矛盾困难,安排后续重点任务,坚决做到任务明、底数清。协调对接明责。采取听取汇报、实地调研、查看资料等方式,深入了解掌握工作动态,协调解决核酸检测、人员派驻、物资保障等五类12项具体问题。加强与各地市、各区县及西安站等40多家单位沟通联系,形成上下一盘棋,实现联防联控目的。督导检查问效。成立专项督查工作组,采取定期和随机、明查和暗访相结合的方式,深入督导、检查西安北站区域内商超、餐厅、服务点落实消毒消杀、垃圾处理、个人防护等工作,强化防疫意识,堵塞管控漏洞。
紧盯“四个关节” 有效杜绝“失管失控”
坚持党建引领,突出核酸检测、消毒消杀、闭环管理重点,层层夯实责任,确保工作落地。坚持党建引领。成立西安北站疫情防控指挥部临时党支部,组建三支党员先锋队,设立四个党员先锋岗,党员干部在一线亮身份、践承诺,做好旅客健康码查验、体温检测、重点旅客登记移送、防护知识宣传、防控政策解释等工作,让党旗飘扬在防疫一线。全员核酸检测。常态开展重点单位、重点人员“一周两次”核酸检测,专题部署、有序开展西安北站周边三公里全员核酸检测,确保应检尽检。截至目前,已开展三轮常态核酸检测,共检测1万余人,结果均为阴性;北站周边三公里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已全部完成,共检测254962人。全面环境消杀。按照区域划分、各负其责的原则,采取定期消杀、集中消杀、终末消杀相结合的方式,对西安北站站区环境进行全面、彻底消毒消杀。8月7日凌晨2点--5点,集中实施了全区域、全覆盖、零死角消毒消杀工作,合计消杀面积108万3380平方米,合计使用消毒剂(原液)3272升。实施闭环管理。重点突出保洁人员、医疗废物和垃圾三个方面,密切关注282名保洁人员的行动轨迹和接触人群,全部推送街道落实属地管理,确保轨迹清晰、范围可控;医疗废物和垃圾由专业公司负责,采取每日两次定期收集和动态收集方式,严格执行收集、运输、贮存、处置相关规定,确保医疗废物处理专业化、规范化;严格遵循消杀、密闭、转运、消杀、运输全流程,确保生活垃圾无毒、安全。
编辑:任晓彤
忒色 “这种风格挺新颖的,爱了”“舍不得倍速,文字喜欢,画面太美”“目测这个系列要火”……目前,8集《战神·英雄崛起》上线2集,虽然还在不断更新之中,但该片已经收获大量观众点赞,许多观众的弹幕好评送给了该剧对于历史类纪录片生产的突破与创意 2023-11-29
忒色 记者 谢伟 摄 无人机视角下的曲江秦二世陵遗址公园银杏林 记者 谢伟 摄 在幸福林带“落叶缓扫”的步道上,一位家长正给孩子拍照 2023-11-27
忒色 2023-11-27
忒色 2023-11-23
忒色 合阳提线木偶剧团属差额事业单位,现在的剧团里有专业的木偶雕刻师,演员和乐队也达到了30多人,而且多数都是年轻人,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2名,省级传承人3名,市级传承人7名 2023-11-20
忒色 “西安这个举措很好,尽显城市人文关怀!”……“落叶缓扫”被不少市民点赞,没想到豪爽的老陕还有这样的浪漫一面 2023-11-20
忒色 本次参加西安美食馆活动,我们的非遗手工制作的水晶饼是一大亮点,现场展示了德懋恭水晶饼的传统制作技艺 2023-11-20
忒色 特色美食亮相西安美食馆现场 首席记者 轩辕杨子 摄 西安国际美食之都标识 首席记者 轩辕杨子 摄 本报讯 (首席记者 轩辕杨子) 蓝田饸饹、油泼扯面、水晶饼、牛肉泡馍……好吃的美食在这个冬季显得热气腾腾 2023-11-16
忒色 今年是3年来中国首次派团参展,中国参展工作由中国驻伦敦旅游办事处组织 2023-11-14
忒色 11月8日,吉祥村党支部携手美院社区党支部开展主题墙绘活动,邀请西安美术学院学生志愿者为吉祥村街区绘制墙绘 2023-11-10
忒色 人民日报解读“圈粉”缘由 “丝路有约 缘聚西安”——第二届驻华大使夫人西安行活动于日前收官,吸引海内外近百家媒体及政务、社交媒体平台关注报道 2023-11-07
忒色 记者 谢伟 摄 身穿汉服的女孩与钟楼夜景合影 2023-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