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乘着“双减”的东风,阎良区教育系统积极探索发扬优秀传统文化途径,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提升民族自豪感,让“双减”更有温度。
社团活动体验艺术魅力
阎良区迎宾小学凤凰分校开设面塑社团。孩子们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运用泡泡泥代替面团,使用简单工具,通过“搓、揉、挑、揪、拨”等方式,塑造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让学生们在实践中体验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面塑技艺的独特魅力。
阎良区关山中心小学根据学生兴趣开设象棋、剪纸、武术等多种社团,让学生们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同时又让大家享受到课外学习的快乐时光。在本学期的校园开放日,学生们现场操作,向家长们展示出浓厚的传统文化魅力。
家长进课堂让文化继续传承
“射箭的具体操作分以下几个步骤,站位和握弓、搭箭、勾弦、推弓、开弓、满弓姿势、靠位、瞄准、撒放。” 在家长进课堂活动中,阎良区关山永丰小学邀请来六一班寇新颖妈妈向同学们讲解古代六艺之一——射箭的具体操作和技术要领。别开生面的课堂让学生们既增强了对古代文化的了解,又学习了技能,让教育“一箭双雕”。
阎良区北屯中心小学邀请四年级学生殷煦尧家长为同学们带来了一节别有生趣的泥塑课。殷爸爸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介绍了泥塑的制作工具、制作步骤和细节,带领学生欣赏一件件精美的泥塑艺术品。学生们认真听讲,课堂气氛热烈,并在殷爸爸的指导下亲手制作。一件件完型的作品激发了学生们对艺术的热爱。
读写经典感受古诗词情怀
吟诵诗词经典,浸润美好人生。阎良区西飞四小着力营造“书香校园”,于近日开展了一场学生诗词朗诵大会。“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一首首诗词让学生们感受到了作者们的豪迈激情与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在声情并茂的诵读声中同学们品味经典,抒发性情,收获着关于诗词的美好记忆。
为增强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体会古诗词内涵,阎良区武屯中心小学语文教研组推广特色作业——古诗配画。学生通过丰富的想象,精彩纷呈的创意设计,将自己对古诗的理解流入笔端,汇入纸上,植入心间。每个孩子都是一位出色的小画家,画出属于自己的作品,表达对诗歌的理解与喜爱。
阎良学子在学习中体味,在实践中传承,让中华文脉在一颗颗小小心灵里绽放出古韵幽香之花。
编辑:任晓彤
忒色 《生命之重》作为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资助项目、陕西省艺术创作大型舞台剧和作品资助项目,由陕歌一级编导张严携陕歌青年文艺工作者共同创作,历时一年精心打磨而出 2023-06-07
忒色 自2021年以来,项目在耀州区小丘镇、关庄镇、石柱镇等多个苹果主产区开展,已针对“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防治”完成了23场培训课程,参与人数达到1600余人,有效解决当地村民的种植难题
2023-06-05忒色 5月31日至6月7日,陶浒《老城记忆》水彩画·李运正《老西安》撕纸画艺术联展,在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以不同的艺术呈现方式,重现西安这座古城的过往与记忆细节,用艺术作品唤醒城市记忆 2023-06-01
忒色 5月22日,经吉尼斯世界纪录官方认证,西安外事学院的“天子长安”编钟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最大规模的编钟(编钟数量)称号 2023-05-23
忒色 作为古都文化地标之一的西安城墙,始建于隋唐、扩建于明代,全长13.74公里,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筑 2023-05-23
忒色 陕西省太白林业局工作人员在秦岭腹地的陕西黄柏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野生植物资源调查时,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兰科植物——绿花杓兰 2023-05-16
忒色 每一个路名都是一段历史芦荡巷最早叫卢进士巷除了仓颉巷、造字台巷之外,西安还有很多路名是和人物有关 2023-05-16
忒色 2023-05-11
忒色 另外,临潼区全区共有61棵皂角古树,主要分布在仁宗、穆寨、小金、骊山、斜口、新丰等街办,其中一级保护10棵,二级保护16棵,三级保护35棵 2023-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