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螺丝、检测、换零件、安装,一转眼,时好时坏的旧电热水壶就修好了。
“我这电烧水壶总有点接触不良,都一年多了,扔了吧可惜,用吧不得劲,拿去修感觉又不划算,这下好了,志愿者帮我修好了,多暖心!”鄠邑区甘河街道马坊村宋大爷一边对维修家电的志愿者刘栋表达着感谢,一边拿着修好的电热水壶乐呵呵地回家了。
闻讯赶来的群众陆陆续续从家中拿来不能正常工作的电风扇、电磁炉、吹风机、电饭煲等小家电,让志愿者们“会诊”。
另一边,鄠邑区晨晖公益志愿组织的志愿理发师赵高艳的座位前已经排起了一条长龙,娴熟的剪发手法,上下翻飞的剪刀,伴随一阵喀嚓声,很快就帮马坊村六十多岁的罗奶奶剪好了一个干净利落的发型。罗奶奶照照镜子,笑容满面的回头说:“你这小姑娘年岁和我孙子差不多,手艺可真好嘞!”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12月15日,在鄠邑区甘河街道马坊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上,一场送政策、温暖、送服务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温暖到家”志愿服务活动正在进行,志愿者们为村里群众开展爱心义剪、家电维修的同时,还为村民义诊,进行视力筛查,提供健康用眼咨询、普及爱眼护眼知识等;开展“手机教学”,手把手教到场的老人使用智能手机,做老人的贴心“老师”;为困难群众送去慰问品,入户帮助他们打扫卫生。他们来自社区、学校、医院等,是区公益志愿者协会、区晨晖关爱老人志愿者协会和区汤澎眼科医院的志愿者,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被大家亲切的称做互帮互助的“鄠”助小哥。
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主要活动方式是志愿服务。据了解,为进一步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真正对接群众需求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鄠邑区整合志愿者服务组织力量,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组织了“鄠”助小哥这样深入群众的志愿者队伍,因地制宜开展面对面、心贴心,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截止目前,全区已有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组织48支,可提供志愿服务活动15项,累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1200余场次,真正把志愿服务送到群众身边,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办到群众家里,让文明新风吹进群众心坎里。
编辑:任晓彤
忒色 《生命之重》作为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资助项目、陕西省艺术创作大型舞台剧和作品资助项目,由陕歌一级编导张严携陕歌青年文艺工作者共同创作,历时一年精心打磨而出 2023-06-07
忒色 自2021年以来,项目在耀州区小丘镇、关庄镇、石柱镇等多个苹果主产区开展,已针对“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防治”完成了23场培训课程,参与人数达到1600余人,有效解决当地村民的种植难题
2023-06-05忒色 5月31日至6月7日,陶浒《老城记忆》水彩画·李运正《老西安》撕纸画艺术联展,在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以不同的艺术呈现方式,重现西安这座古城的过往与记忆细节,用艺术作品唤醒城市记忆 2023-06-01
忒色 5月22日,经吉尼斯世界纪录官方认证,西安外事学院的“天子长安”编钟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最大规模的编钟(编钟数量)称号 2023-05-23
忒色 作为古都文化地标之一的西安城墙,始建于隋唐、扩建于明代,全长13.74公里,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筑 2023-05-23
忒色 陕西省太白林业局工作人员在秦岭腹地的陕西黄柏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野生植物资源调查时,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兰科植物——绿花杓兰 2023-05-16
忒色 每一个路名都是一段历史芦荡巷最早叫卢进士巷除了仓颉巷、造字台巷之外,西安还有很多路名是和人物有关 2023-05-16
忒色 2023-05-11
忒色 另外,临潼区全区共有61棵皂角古树,主要分布在仁宗、穆寨、小金、骊山、斜口、新丰等街办,其中一级保护10棵,二级保护16棵,三级保护35棵 2023-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