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汉济渭:秦岭怀中一泓水 润泽三秦千万人

时间:2022-02-14 15:37:49  来源:引汉济渭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引汉济渭:秦岭怀中一泓水 润泽三秦千万人

不久的将来,引汉济渭工程联通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破解陕西全省分配不均的重大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也即将通水。汉江也将横跨秦岭,15亿立方米的汩汩清流润泽关中,辐射陕北,全面支撑陕西新时期高质量发展。


f5e03f06f8eb5a0e4cef892ae53047b6.jpg

滔滔汉江,温柔宽厚、温润悠远。她从秦岭深处走来,穿越秦巴山地,划过江汉平原,奔腾于我国大陆腹心地带,历经沧桑而波澜不惊。作为长江最大支流,汉江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优质、充沛的水资源源源北上滋润着京津大地。

27961418e25716dc7c155d7da5931139.jpg

不久的将来,引汉济渭工程这项联通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破解陕西全省分配不均的重大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也即将通水。汉江也将横跨秦岭,15亿立方米的汩汩清流润泽关中,辐射陕北,全面支撑陕西新时期高质量发展。

国家层面: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补充

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控制性要素,水的承载空间决定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空间。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提出,要把水资源作为最大刚性约束。

0854a1000814f050749baf1b1b2a2b93.jpg

我国的基本水情一直是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平衡。南水北调工程纵横南北,在中华大地上勾勒出东、中、西三条“人工天河”,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江河连接,一起构成我国水资源“四横三纵、南水北调、东西互济”的巨型水网。其中,南水北调工程的中线、东线工程已经通水,极大地缓解了淮河流域和海河流域的水资源供需矛盾。西线工程主要作用是补充黄河上游水资源不足,解决我国西北干旱缺水,受益对象为黄河上中游的青、甘、宁、蒙、陕、晋等省份。

水利部李国英部长谈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时中指出:黄河流域在充分考虑节水的情况下,下游流域外供水按国务院分水指标控制,正常来水年份2030年缺水110亿立方米,中等枯水年份缺水更多。缺水将成为黄河流域和相关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实施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解决缺水的根本途径。

91441565deecd5520782d7d68dc2cda6.jpg

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难度最大的调水工程,黄河水利委员会早在1952年就组织开展相关线路查勘工作;经过50年的不断探索、勘测、研究,2001年《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规划纲要及第一期工程规划报告》通过审查;2019年,李克强总理在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工作会议时要求,开展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规划方案比选论证等前期工作。

受特殊地理、气候因素以及脆弱生态环境、复杂社会关系等因素影响,西线工程立项建设及通水时间目前还难以确定。陕西作为南水北调工程的末端,通水受益的时间更是未知。

“即便未来西线工程通水了,依然无法缓解黄河最大支流——渭河的供水难题,”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指出,“兴建引汉济渭工程是国家水资源战略布局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ade571d8d734e94a2c92ddef2b8a137a.jpg

作为长江、黄河的第一大支流,引汉济渭联通汉江和渭河,是长江与黄河之间新增的一条联结通道。引汉济渭建成后,一方面盘活陕西省水资源全局,提升渭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另一方面有效补充黄河的水资源,加强加密国家水网,也是对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补充。

“引汉济渭对促进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对丝绸之路经济带起点高质量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支撑和保障作用。”王浩院士评价,“从效率评价的角度来讲,引汉济渭也应被优先推荐”。

相比南水北调中线、东线工程,引汉济渭来水具有更大的重复利用价值。南水北调中线、东线受水区域离入海口较近,外调水能够被重复利用的次数较少。引汉济渭退水进入渭河后再由潼关汇入黄河,退水流程长,纳污、净化能力强,其每立方米水的生态环境、输沙效用大大增强,潜在重复利用次数也大大增加。

55a224e9b3a57f5fa30b5b45210ec96b.jpg

引汉济渭工程与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都来自汉江,水源区重合,存在着竞争用水的可能。对于这个问题,可以通过石泉、安康及正在建设的旬阳、夹河水库等联合调节汛期洪水,以及引江补汉工程的建成运行、减少丹江口下泄水量,并结合汉江上游水源区与黄淮海受水区水文丰枯互补的特征,基本上可消除影响。

按照国家批复,引汉济渭工程在调度运行中应服从汉江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和管理。在基本不影响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调水量的前提下,汉江具备近期向渭河流域调水10亿立方米的条件,远期在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后期水源工程建设后,多年平均调水量可达15亿立方米。

17592a8a83131f3883a2b2e5e748a92d.jpg

引汉济渭工程建设中,秦岭输水隧洞综合施工难度世界罕见。通过利用各种科技手段措施,“三高、两强、一长”等(即高围岩强度、高石英含量、高温湿、强岩爆、强涌水、超长距离通风)等建设难题成功解决,积累的丰富宝贵的经验,对于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陕西层面:破解水资源瓶颈制约问题

陕西也是一个水资源分布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严重不协调的省份。关中、陕北两大区域,占全省65%的国土面积、76%的人口、85%的经济总量,水资源总量却不足全省的30%。水资源分布和利用严重不协调,极大地影响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89da78da4a1c77c009eac1225e158d0a.jpg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李原园,在陕西省政协召开的第六次人口资源环境发展态势分析会上指出:“陕北地区作为能源重化工基地,工业耗水量大。关中地区蓄水工程少,调蓄能力不足,供水保证率低,城市用水挤占农业生态用水严重。”

a463dcc1d09ce1e33eb273a066a726e6.jpg

关中和陕北均属于黄河流域。按照国家“87分水方案”(1987年确定的黄河流域各个省用水限额),陕西黄河水的年用水指标被定为38亿立方米。经过30多年的发展,黄河上中下游省份的社会、经济和人口等都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黄河水的总量在减少,另一方面,各地的用水需求还在增加。这是一个很难协调的复杂问题,在节水潜力非常有限的情况下,跨流域调水成为唯一的解决途径。

善治秦者先治水。陕西有着悠久的治水历史。两千多年前,秦人修建的都江堰、郑国渠彼此守望、润泽民生,加上沟通东西、开拓岭南的灵渠,被称为“秦国三大水利工程”。关中平原,郑国渠使秦国国富民强、一统诸侯;后续建设的六辅渠、白渠、龙首渠、丰利渠等为西安千余年作为华夏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奠定了基础。近代李仪祉先生倡导修建的“关中八惠”,树立起现代灌溉工程样板,使陕西百万亩农田旱涝保收,造福后代。现如今秦人再续治水辉煌,凿秦岭、联汉渭,以期为陕西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水资源保障。

c816d6e727366b696347a5eee5a3e75a.jpeg

引汉济渭工程将陕南丰富的水资源调到关中地区,输送至渭河两岸的西安、咸阳、渭南、杨凌4个重点城市、西咸新区5 座新城,周至、鄠邑、长安、临潼、华州、武功、兴平、高陵、三原、阎良、富平等11 个中小城市及渭北工业园区等共计21 个受水对象,可支撑全省1.1万亿元国内生产总值,受益人口1411万。

引汉济渭实际上也是“引汉救渭”。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佩成认为,引汉济渭能从根本上恢复渭河的生态,引来的汉江水就是渭河的救命水。

b1908c5429fdb692c5497d1a42421f4f.jpg

渭河是陕西省重要的水资源来源,由于过度开发使用,干流及其多数支流无法保证生态流量甚至断流,引发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引汉济渭建成后,可有效发挥关中水系骨干作用,改变关中超采地下水,挤占生态水的现状,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防止城市环境地质灾害。调来的汉江水可以置换部分地下水的水源,把关中盆地地下水水源作为总的战略后备水源。平时以使用地表水、引汉济渭的水为主,遇到大旱时,再使用地下水提升抵御大旱、特旱的能力,对关中地区水安全有很大作用。

d79d55da0140b2eb7518b1c2ccd63026.jpeg

位于安康市宁陕县梅子镇的子午梅苑原来是一个滑坡体,威胁三河口水利枢纽和周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引汉济渭建设水土保持示范项目治理了山体滑坡和水土流失。种植的140多个品种、一万余棵梅树,美化的环境成为众多游客的打卡地等。“家门口的就业”方便了移民群众,也促进经济发展。

“这是洪水资源化的一个典型案例”,王浩院士表示,“引汉济渭工程调水时,在汉江水充沛或汛期时蓄水,关中地区缺水时放水,把陕南灾害性洪水变成关中平原的短缺的优质水资源”。引汉济渭工程调水时段主要在汛期,将陕南灾害性洪水有效利用,可以减轻陕南地区的洪涝灾害。引汉济渭工程投资的落地,也有效改善地方基础设施条件和库区群众居住环境,密切经济、人才和资源联系,带动陕南地区发展。

951a457575c3714a539f08cd7eaac118.jpg

“引汉济渭工程及其配水网络建设将拉开陕西现代水网建设的大幕,形成南接汉江水系、北达陕北高原(通过黄河水量置换)的区域大水网,实现南北统筹、丰枯相济、多源保障的战略配置构想。”引汉济渭工程在缓解关中地区缺水状况的同时,通过水权置换间接辐射陕北的榆林和延安,为陕北能源化工基地争取黄河的用水指标、提供水资源保障,有效盘活陕西省水资源配置全局。

西安层面:提供坚实的水资源保障

引汉济渭开启陕西省南水北用的历史。对于西安这一千万级人口的大都市来说,引汉济渭将成为大西安走向下一个时代的关键之一。

5de05b20e77e61e00fe2f179fdf29f31.jpg

西安古称长安,位于八百里秦川中央,是中国古代文明发祥地和政治中心。之所以成为十三朝古都,除却军事战略位置优越等因素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水源丰富,渭、泾、沣、涝、潏、滈、浐、灞八条河流在西安城四周穿流。盛唐后期,由于人口增长迅速、需求巨大,秦岭植被在多个朝代积累性的采伐破坏后不能提供充分的水量保障,为政治中心东移埋下了伏笔。

上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每年夏季西安几乎都要出现水荒,居民饮水困难。据报道,由于水资源制约,西安“数次错失布局现代制造业的机会,如计划经济时期错失承接汽车工业的机会,逐渐跟不上东部地区工业发展的脚步”。

尤其是1995年,陕西省发生60年一遇的罕见干旱,从上年的12月初到当年的7月中旬,连续220多天未能有效降雨。最严重的阶段,西安全市的消防车每天几乎全部出动向西安运水,但供水量仍不及需求量的一半。部分学校因缺水放假,一些农村人口因缺水逼迫投亲靠友,不少企业因缺水停产,农业也因此严重减产。西安市缺水问题凸显,日益成为制约陕西现代化建设的首要障碍。

据统计,上世纪70、80年代,西安市各区县修建了90多座水库全部为农业服务,未建一座城市供水水库。随着城市扩大和人口增加,用水需求越来越大。到1995年,市区用水量已经达3亿立方米,其中大部分来自地下水。

9c9b6c4e61eada1d8237b560a3f8bf98.jpg

地下水的超量开采,造成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多地发生地裂缝、地面沉降等环境地质灾害,从而诱发了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等环境地质问题。例如大雁塔向西倾斜、成为中国的“斜塔”,其地基2004年比1985年累计下沉1189毫米。

严重的次生地质灾害也危及到多处。西安周边北东走向的14条地裂缝,最长的达25.4公里,最宽达30~140米。多处建筑物被评定为危急等级,多处农田和道路及水工程遭遇断裂损毁之灾。

1bd466f79f41e46ccc96689014fc53c4.jpg

1991年4月中旬来陕西视察的水利部原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发出了“抢救西安”的强烈呼吁,促成了石头河水库向西安市供水的应急工程建设,进而促成了西安市黑河供水工程建设,使西安市度过了极度缺水的一个时期,但是西安市水资源供应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据报道,西安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77立方米,是陕西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7,这意味着西安仍然是一个水资源极度贫乏的城市。

2020年12月,在省政协第六次人口资源环境发展态势分析会上,西安理工大学教授、陕西高校新型智库生态水利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朱记伟发言指出:“西安市2018年用水量19.69亿立方米,居我省黄河流域各城市用水量首位,其中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达到44.34%,开发利用潜力不大;地下水资源开采率为90.98%,接近地下水资源的可开采量”。

644501dcd79398c7fb8d1139b0aeb5bd.jpg

目前,西安城区生活用水80%来自黑河金盆水库、石砭峪水库和石头河水库组成的黑河引水系统。其日均供水量为120万立方米,降水正常年可以维持西安城区供水基本需求。

“初步分析预测,到2025年,西安每日的缺水量将达到50万吨,”西安市水务局副局长王谷石说。2020年,水利部在黄河流域水资源超载地区暂停新增取水许可,西安、咸阳和渭南三市都被列入了地下水超载地区。

引汉济渭水愈发重要和迫切。按照规划,2025年引汉济渭调水中的7.8亿立方米,2030年的10亿立方米将分配输送至西安主城区、西咸新区及周至、鄠邑、高陵、阎良、渭北工业园区等大西安区域,有力提升西安城市群水资源承载力,支撑西安国际中心城市建设。

7c8ba25fd1596fa7e318348117c3322f.jpg

斗门水库因位于汉唐昆明池岸线旧址上,也称昆明池。作为引汉济渭来水的调蓄水库,昆明池规划库区水域面积10.4平方千米,相当于近两个杭州西湖或104个兴庆湖的大小,每年将向西安提供生活、生产用水8773万立方米,向西安生态水系补充生态水量1456万立方米。

引汉济渭在改善用水条件的同时,城市的生态环境将因此得到根本改变。以渭河为例,引汉济渭工程实施后,通过归还生态水,增加渭河生态水量,提高渭河的纳污能力、水环境容量,水生态自然得到改善恢复。

因水而生、因水而荣。汉江清流即将润泽关中大地,期待着汉唐辉煌荣光的恢复与再现。

编辑:马喆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了解陕西大事 关注陕西头条
  • 像呵护孩子一样呵护朱鹮

    忒色 4月9日上午,在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陕西今年首只人工孵化朱鹮顺利破壳 2024-04-25

  • 书店的N种样子

    忒色 如今,西安还有不少像万邦古旧书房一样的古旧书店,它们开辟出了一个平静独处的角落,为喜欢古旧书的读者留下一方精神家园 2024-04-23

  • 韩城:千年古城传新韵

    忒色 1991年,韩城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成立,出台《韩城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施管理办法》,强化对古城的保护 2024-04-22

  • 繁花似锦 秦韵悠长

    忒色 图为4月14日航拍宁陕县秦岭乡村绿道一角 2024-04-18

  • 曲江文旅2024长安踏春季活动启动

    忒色 穿着华服的“花神”翩翩起舞  4月14日下午,12位身着华服的“花神”现身大唐芙蓉园并巡游,这也意味着曲江文旅2024长安踏春季活动正式启动 2024-04-16

  • “陪拍”消费成西安年轻人时尚潮流

    忒色 一位“00后”“陪拍师”小张告诉记者,最近公园里不少来拍照的人手里拿着反光板、相机,甚至还带了小板凳、折叠梯——这其中很多都是“陪拍师” 2024-04-16

  • 西安打造“微短剧好莱坞”的无限可能

    忒色 演员市场成熟、拍摄场景丰富、制作公司水平在全国都称得上数一数二,西安发展微短剧产业十分有优势 2024-04-16

  • 在农科城奋力奔跑

    忒色 赛事期间,杨凌示范区酒店延迟至15时退房,新增7辆“杨马”专列,赛前赛后安排摆渡车,为参赛选手提供免费营养早餐……今年的杨凌农科城马拉松赛上,还有4120名青年志愿者活跃在赛场各处,提供赛道补给、线路引导、物品发放、医疗救助等服务 2024-04-15

  • 彩鹮的小伙伴也来啦

    忒色 两只彩鹮现身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  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供图    本报讯 (首席记者 龚伟芳) “彩鹮的小伙伴也来啦!”近日,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又传来好消息,在清明节假期刚刚现身的国家一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彩鹮,引来了另一只彩鹮小伙伴,让人大呼惊喜 2024-04-11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作邮箱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宣传自律管理承诺书

Copyright ©2006-2022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