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了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加快推进艺术创作繁荣,文化和旅游部编制了《“十四五”艺术创作规划》(简称《规划》),开启了文艺事业发展的新征程。与《“十三五”时期艺术创作规划》相比,本次《规划》发展目标更为体系化,聚焦的重点领域更加突出,包含了许多艺术创作领域的体制机制创新。具体来说呈现出了四个最大的亮点。
一是艺术创作要始终坚持“双效”统一原则。《规划》中提出要实现社会主义文艺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正确方向。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确保国家文化安全。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这既是优秀文艺作品创作必须遵循的内在规律,又是文艺创作的必然要求;既是保证文化领域健康、有序发展的基石,又是激发文化市场活力、繁荣文化生态的前提。此外,“双效”统一也是新时代文艺评价的重要标准之一。早在2015年,中办、国办就正式印发了《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其中首次明确社会效益指标考核权重应占50%以上,并将社会效益考核细化量化到政治导向、文化创作生产和服务、受众反应、社会影响、内部制度和队伍建设等具体指标中。2019年,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出台了《国有文艺院团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试行办法》,提出了衡量国有文艺院团社会效益的具体方案。在这一基础上,通过对考核结果的转化利用,可以完善文艺院团评价机制,有力促进新时代文艺评价体系的构建。
二是构建艺术创作发展目标体系。《规划》中首先明确了2035年远景发展目标,即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强国如期建成,文艺事业繁荣发展,艺术团体活力迸发,文艺作品质高量多,文艺队伍人才辈出,文艺培根铸魂作用充分发挥,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这是未来一段时期发展的总目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十四五”时期艺术创作不同领域的发展目标。包括进一步完善艺术创作生产扶持资助体系,提升剧本创作能力和质量,各艺术门类精品不断涌现,国有文艺团体和民营文艺团体各司其职、繁荣发展,艺术人才培养体系逐渐形成,艺术与科技紧密融合,文艺评价体系更加完善等内容。涵盖了艺术创作生产、传播、交流、推广和人才培养等一系列环节,从而构建了一个导向明确、定位清晰、内容涵盖广阔的目标体系,为构建良好的文艺环境和生态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三是创新艺术创作体制机制。《规划》中明确要通过研究新时代文艺工作对象、方式、手段、机制的新特点,以及新时代文艺作品创作、传播方式新变化,建立健全符合文艺发展规律的体制机制和管理措施。在推进新时代艺术精品创作方面,要用好国家艺术基金和其他基金资金,进一步优化文艺创作资助机制;与此同时,要强化艺术单位主体责任,完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活动的管理和激励机制,建立“深扎档案”制度,带动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出更多人民喜爱的文艺精品。此外,为了引导艺术创作和演出均衡发展,大力扶持中小型艺术作品创作;大力扶持中部、西部及少数民族地区艺术创作,支持国家艺术院团、东部地区艺术院团与西部及少数民族地区艺术院团建立联合创作机制、“一对一”帮扶机制、“订单式”援助机制。在加强文艺团体建设方面,进一步完善文艺院团评价机制,探索重点文艺院团评估定级标准和机制,加大支持保障力度,打造一批高质量、高标准的重点文艺院团,为攀登文艺高峰奠定坚实基础。在推进新时代文艺领军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完善文艺人才培养管理使用体制机制,培养造就高水平创作人才和德艺双馨的名家大师,满足新时代文艺高质量发展需求;同时,改革收入分配机制,允许国有文艺院团对高层次人才、关键岗位、业务骨干或紧缺急需人才实行协议工资、项目工资、年薪制等分配方式,增强文艺单位吸引力。在构建新时代文艺评价体系方面,建立文艺评论工作协调机制,把好工作导向,协同引导评论工作;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评奖机制,充分发挥全国性文艺评奖引导创作方向、激发创作热情的功能和作用。
四是推动艺术与科技融合,加大数字技术应用力度。新冠疫情的发生对整个文艺环境和生态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也加速了数字技术与文艺领域的深度融合,“云演艺”等新业态发展迅速。要推动艺术与科技进一步紧密结合,加大数字技术应用力度,用好现有文艺传播推广数字化平台,鼓励创新型演播平台建设,深化文艺院团与数字文化企业合作,进一步丰富演出形式,推动线上演播与线下演出融合发展,打造舞台艺术演播知名品牌。促进戏曲、曲艺、民乐等传统艺术线上发展,鼓励文艺院团、文艺工作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网络直播平台开展网络展演,让更多青年领略传统艺术之美。
总之,《规划》面向“十四五”时期文艺事业繁荣发展,既有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的顶层设计,又有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的具体实施计划。文艺行业要抓住历史新机遇,创作出更多展现时代风貌,引领时代风气,体现中华文化精神,传播当代中国价值,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文艺精品,努力开创艺术创作繁荣发展新局面。(高宏存)
编辑:白琳
忒色 恩施地心谷景区据悉,本次“知音湖北·超级文旅日”活动由湖北省统一打造,以每月17日(谐音“一起”)为载体,旨在通过文旅惠民深化“知音湖北”的文化内涵 2025-10-20
忒色 从河口水库的碧波荡漾、百鸟翱翔,到马合镇的黄沙披绿、生机渐显,榆阳区正用实际行动绘就生态治理新画卷 2025-10-17
忒色 近年来,宝鸡市持续推进渭河流域综合整治工程,通过河道清淤、湿地修复、植被恢复、水质提升等一系列措施,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吸引众多鸟类前来栖息 2025-10-16
忒色 10月1日,一场名为“酷城东·熟人节”的创意活动在此启幕 2025-10-13
忒色 9月30日,回到西安的裴海潮(前)和朋友进行日常骑行训练 2025-10-10
忒色 这里正在进行陕西省第三届“延长石油杯”三人篮球联赛(社区组)比赛的揭幕战 2025-10-10
忒色 赛事主办方负责人表示,作为传承秦腔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次郑国渠秦腔大赛复赛不仅为戏迷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更以“水利遗址+传统戏曲”的创新形式,推动文化遗产与艺术传承的双向赋能 2025-10-05
忒色 游客在景区民宿的中秋装置前拍照这个假期,恩施地心谷凭借其独特的地质景观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游客提供一日尽览诗意山水、一夜梦回民族寨堡的完整体验,成为短途微度假的理想目的地 2025-09-22
忒色 开幕式上,陕西省民政厅、西安市民政局分别发布《陕西养老产业蓝皮书(2025)》《陕西银发经济产业目录(2025)》和《2024年西安市老年人口、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综合统计信息》,为产业发展提供权威数据支撑和政策指引 2025-09-20
忒色 本届大赛旨在搭建全球资源对接平台,推动安康毛绒玩具产业由“制造”向“智造”转型升级 2025-09-15
忒色 在这一重要关头,金砖国家作为全球南方第一方阵,要坚持弘扬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共同捍卫多边主义,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进“大金砖合作”,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5-09-09
忒色 恩施地心谷相关负责人称,希望通过“双新项目”升级景区设施与服务,并以“科技+自然+文化”的创新模式,为游客提供一场集视觉震撼、身心体验与文化沉浸于一体的难忘峡谷之旅 2025-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