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宣传好文物的价值,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媒体融合背景下,如何让文物“活起来”,成为摆在博物馆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数字科技的不断进步,受众的信息接受方式和阅读习惯正在发生变革。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借助融媒体表达方式,产生了一大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新媒体产品。文物作品从一件件博物馆的“冰冷陈列”,跃然成为手机屏幕上的“鲜活形象”。
智能化:让文物插上AI的“翅膀”
今年年初,三星堆考古引发巨大关注。在媒体播出的节目中,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国宝级文物青铜大立人,在动作捕捉、虚拟跟踪、实时渲染等技术的支持下轻盈舞动,栩栩如生。
青铜大立人高262厘米、重约180公斤,在节目中,他从底座一跃而下,“站”在主持人身边,与主持人上演了一场虚实融合、时空交错的“对话”,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
近年来,博物馆与媒体跨界合作的案例越来越多,推出一大批精品力作,为观众呈现了精彩的文化盛宴。
2018年,中国国家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等7家国家博物馆与抖音共同策划推出《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通过加入动画技术以及配音特效,众多“国宝级”文物在视频中活灵活现,与年轻人喜爱的流行元素相结合,使文物严谨性、时代创新性与受众需求在交融中寻找到了契合点。
有“世界艺术画廊”美誉的敦煌莫高窟,历经千年洗礼,有的敦煌壁画局部已经略显残破。敦煌研究院运用虚拟修复技术,还原了千年前的光阴,让壁画上的人物风景都“活起来”,为敦煌壁画增添了更多人情味和烟火气。
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技术与文物传播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进行结合。媒体融合发展为社会大众与文博知识传播架起一座桥梁,将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人格化:文化底蕴的创新表达
2018年,百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推出,其中不少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手法。文物通过风趣自述把一段沉淀的历史故事娓娓道来,“反差萌”的风格设计让该节目收获了网友的口碑。
“说我像奥特曼的你别走”“这款美瞳我要了”“陶醉了6000年”…… 《如果国宝会说话》的宣传海报上,拟人化手法的运用一下拉近了媒体与受众的距离。该节目中,观众以一种全新视角认识中华文化,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中,博物馆奇妙夜里,尘封千年的文物们集体“复活”,他们有说有笑,有动作有表情,一件件文物形象饱满立体,被“有血有肉”地呈现出来,观众用轻松有趣的方式感受严肃的历史文化。
今年5月,新华社推出《嘘!和唐宫小姐姐一起穿越博物馆奇妙夜》,采用“漫画+音频”的方式,用第一人称的口吻,通过巧妙设置故事情节,观众跟随唐宫小姐姐在河南省博物院认识了一件件“国宝”藏品。在音频中,每一件藏品都有独特的配音风格,被赋予特定的具象特征,聆听时受众仿佛置身奇妙夜场景之中,营造出身临其境的感受。
互动化:打造人屏交互新体验
全景VR具备交互性和体验感,打破了实体博物馆的局限性,极大地延伸了博物馆的空间概念,用户只需要轻触屏幕,即可在博物馆不同场馆间随意切换。
2017年,秦始皇兵马俑数字博物馆上线,采用了矩阵全景技术,收录了兵马俑一号坑和三号坑的高精度全景图资料,用200亿像素360度全景展示兵马俑坑。用户在手机上通过手势操作放大,可以清晰地看到兵马俑身上盔甲的纹路细节,呈现出更加逼真、生动、直观的观看体验。
去年2月,中国文物报联合国内多家博物馆推出互动H5《你的生肖之力》,选取与十二生肖有关的文物藏品,用户通过选取自己的生肖、出生季节等信息,可以“唤醒”文物蕴藏的“生肖之力”,生成属于自己的专属个性化海报,通过分享传递传统生肖的文化内涵。
当前,新媒体成为展现馆藏文物文化内涵的重要平台。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融合,通过一次次创新呈现,让文物变得更接地气,以亲切、鲜活、温暖的方式走进受众心中。(作者系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文化馆党支部书记 刘永平)
编辑:胡倩
忒色 在这一重要关头,金砖国家作为全球南方第一方阵,要坚持弘扬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共同捍卫多边主义,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进“大金砖合作”,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5-09-09
忒色 恩施地心谷相关负责人称,希望通过“双新项目”升级景区设施与服务,并以“科技+自然+文化”的创新模式,为游客提供一场集视觉震撼、身心体验与文化沉浸于一体的难忘峡谷之旅 2025-09-08
忒色 据悉,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还将推出馆长讲展、数字展览等活动,邀公众重温抗战荣光,汲取前进力量 2025-09-05
忒色 延安市宝塔区河庄坪镇打造“河庄坪村晚”,村歌村舞精彩纷呈、安塞腰鼓豪放激昂、乡村市集人声鼎沸……充满乡土气息与欢乐氛围的“村晚”为来河庄坪镇体验窑洞民宿的游客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陕北文化盛宴 2025-08-21
忒色 8月6日,人民网推出报道《店里的“老外”越来越多了》,同样以“老外”热门打卡城市——西安为例,解读“中国的吸引力从何而来”,在这篇文图、视频报道中,外国游客在西安做陶俑、品美食、穿汉服,忙得不亦乐乎,折射出持续升温的“China Travel”热潮 2025-08-12
忒色 展会同期将举办第九届世界无人机大会西安峰会等重点活动,将邀请近百余名行业专家出席并发表演讲,为行业赋能,为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2025-07-25
忒色 当青铜器饕餮纹饰在研学少年的拓片中浮现,当《诗经》雅韵随啤酒泡沫升腾——这个夏天,岐山县以一场持续4个月的“寻周记”周文化系列活动,让沉睡3000年的周礼文明走出典籍、融入市井,在古今碰撞中奏响新的乐章 2025-08-11
忒色 长安镇副镇长朱晓静介绍,除了设立文共体分中心外,长安镇按照境内3条河流划分片区,组团式设立3个联合子中心,形成“1+3+N”的文化服务网络 2025-08-08
忒色 她创办的陕西嘉林乐世达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与宝鸡市渭滨区经二路街道携手设立“蒲公英”社区工厂,以文创手工钩织为支点,为就业困难群体提供灵活就业机会 2025-08-08
忒色 赛事丰富多彩 激发群众活力——陕西全民健身活动扫描八月二日,第二十届“白桦林杯”川崎羽毛球公开赛拉开大幕 2025-08-08
忒色 神话里的“哮天犬”原来真的存在! 韩城芮国遗址博物馆展出的中华猎犬骨骼系“哮天犬”原型狗是人类的朋友 2025-08-07
忒色 土尔扈特部的东归之路经历了各种艰难险阻,也付出了极大的伤亡代价,才最终成功抵达新疆 2025-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