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将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乡村振兴问题,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又强调要“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解放的革命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广泛分布在我国各个乡村地区,是乡村振兴中的特色优势资源。新时代保护红色文化资源不仅对于传承红色基因、延续红色血脉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于乡村振兴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和价值。
红色文化 助力乡村全面深度振兴
关于乡村振兴,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总要求和思想路线。这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最终目标以及衡量乡村振兴程度的重要标准。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乡村特色优势资源,如果能够得到有效保护和科学开发利用,一方面,可以在横向上对乡村的产业发展、生态建设、乡风文明形成、乡村良好治理以及最终达到整体生活富足产生良好助益;另一方面,在纵向上可以促进乡村物质水平提高和精神文明发展,拓展乡村振兴的深度和质量。红色文化资源之所以能够在乡村振兴的各个方面发挥作用,就是源于红色文化资源自身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内涵,源于红色文化在我国的特殊性质和地位价值,因而它能够被我国人民群众广泛接纳和认同,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
红色文化资源能够有效助力乡村全面、深度振兴。一方面,红色文化资源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具体体现在:开发乡村红色文化旅游休闲产业能够带动“老、少、边”地区的乡村就业率提升;红色文化所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引导乡村生态建设朝着“绿色、和谐、可持续”的方向发展;红色文化中的高尚道德品质能够为乡风文明建设树立良好榜样依据;红色文化历史中关于党的基层建设、政府治理和群众动员的先进经验,能够为建立健全乡村社会治理体制提供方法指导;此外,也只有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有效利用,才能最终实现乡村生活富足的总目标。另一方面,红色文化资源助力乡村深度振兴。由于红色文化资源同时具备促进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双重价值,因此,相较于一般的文化资源更有助于实现乡村振兴高质量推进和深度有效发展。由此可见,当下要有效推进并实现乡村振兴,一定要保护好红色文化资源。
传承为本 夯实乡村红色文化根基
通过红色文化资源为乡村振兴赋新能,首先要做到对乡村红色文化资源的有力保护和有效传承,以此夯实乡村红色文化根基。当下乡村振兴中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利用之所以还没达到良好的预期效果,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没有对红色文化资源本身倾注精力,而是过于急功近利,急迫地想要借红色文化获得经济效益,忽略了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深度挖掘,主要表现在:没有将红色文化资源全面融入乡村生活生产;没有全面把握红色文化资源在乡村全面振兴中的价值,只是单纯着眼于红色文化的经济建设价值;没有做到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等。因此,要让红色文化资源在乡村振兴中全面发挥优势,就需要循序渐进,从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挖掘入手。
夯实乡村振兴中的红色文化根基,大力保护乡村红色文化基地,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精神内涵。一方面,乡村建设中要重点保护本地原有的红色文化基地,建设开发更多与红色文化资源相关的文化基地,如红色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革命遗址等。当地政府和乡村基层管理部门要加大资金投入,做好红色文化基地的日常修缮维护,建立健全地方红色文化基地开发利用制度体系,做到有效保护、适度开发、科学利用。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利用红色文化基地开发乡村旅游业,并促进红色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要在保护红色文化基地的基础上挖掘当地红色文化资源的内在精神教育价值和方法论指导价值,大力宣传弘扬红色文化精神内涵,实现红色文化资源的良好传承,为将红色文化精神融入乡村经济生态、文化建设奠定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如在乡村振兴中定期对乡村基层队伍进行红色革命文化精神教育,在当地群众中大力宣传弘扬红色精神和革命品质,提高群众的红色文化素养。只有做好红色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才能够为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促进乡村全面、深度振兴,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和思想前提。
科学开发 赋予乡村振兴红色动能
通过红色文化资源为乡村振兴赋新能,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合理科学地开发利用红色文化资源进行乡村建设。当下乡村振兴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最主要的问题就在于没有突破传统观念和模式,造成方法单一、观念老旧、收效甚微、资源搁置等问题,出现了在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上“千村一面”的现象。因此,当下乡村振兴要发挥好红色文化资源的独特优势,就要进行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观念上的革新、方法上的创新,充分展现出当地红色文化资源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优势,在乡村振兴的各个方面全面融入红色文化资源,根据乡村自身特点和红色文化内容探索出一套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模式。
科学开发红色文化资源,为乡村振兴赋新能。首先,要做到红色文化与乡村生活生产活动全面融合。一方面,要深入挖掘乡村红色文化资源精神内涵,将红色文化体现和倡导的价值观和发展观纳入乡村日常生产、教育、文化、娱乐活动中,促进乡村红色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营造浓厚的乡村红色文化氛围,提高群众的红色文化素养。另一方面,要将红色文化全面融入乡村产业振兴、生态建设、基层治理、乡风文明建设、精神教育等多个方面,努力探索并发挥红色文化对于乡村振兴全方位的价值。其次,要创新宣传开发方式,形成乡村特色,探索红色文化资源与乡村发展多元化结合模式。一方面,要探索“红色+民俗”“红色+生态”“红色+旅游”等特色化、多元化的乡村振兴模式,突破传统单一的融合模式,建立乡村特色红色文创品牌。另一方面,要积极运用现代媒介渠道进行当地红色文化特色产业的宣传和红色文化精神的弘扬。最后,要引进并培养高质量人才队伍。高质量的领导队伍对提升红色文化资源融入乡村振兴的效率将产生巨大助益,乡村振兴中应加大对基层管理者相关素养和技能的培养提升,并积极引入人才对乡村振兴工作进行指导,实现对当地红色文化资源定位的准确把握和有效利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文化资源作为当下乡村独特的优势资源,在乡村振兴中的功能和价值不可小觑。保护红色文化资源能赋予乡村振兴有效的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而在乡村振兴中保护红色文化资源,对于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主旋律也具有重大意义,二者相辅相成。因此,必须实现红色文化资源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融合。(作者系大连市长海县县委党校讲师 胡雪梅)
编辑:胡倩
忒色 这是一场从历史深处走向现代舞台的国乐新生,5月10日,跟着中国歌剧舞剧院的优秀演奏家们,在国韵流芳《带你赏国乐》民族音乐会上,一起聆听民族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的新光彩 2025-05-07
忒色 2025-04-30
忒色 在这里用餐,仿佛置身艺术展!不管是约会还是和朋友聚会,氛围感拉满,朋友圈 C 位非你莫属!五一来大华 1935,穿梭在历史建筑间,打卡宝藏店铺,收获满满的快乐与美食
2025-04-29忒色 慕思不仅关注您夜晚的深度睡眠,更愿陪伴您白天的每一刻健康生活!”阐述了慕思一直以来对健康睡眠的关注与投入,以及举办本次活动的初心和愿景,将健康的生活方式传递给更多人,让健康与快乐同行 2025-04-29
忒色 高空俯瞰全景想体验缓缓升空的优雅又想感受360°旋转的刺激 2025-04-22
忒色 摘下被汗水浸透的骑行手套,露出掌心磨出的老茧,王亮亮说,“组织骑行活动的2年多时间里,我见过凌晨3点的灞河,也遇到过暴雨中的同行者 2025-04-18
忒色 记者在西安兴庆宫公园走访时,发现很多游客在牡丹花前作画,闫方煜就是其中的一个 2025-04-18
忒色 “现在电压稳得很!”经营面摊20年的摊主张师傅说,“汇通夜市整体形象明显提升,各种大型LED广告牌做得很漂亮,宣传效果好,灯火通明的感觉美得很!”张师傅说,电力人员经常来各摊位检查用电设备,还会给他们讲解用电安全知识,服务很贴心 2025-04-07
忒色 郧西县地处西安至武当山两大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黄金枢纽位置,西安是郧西重要的客源市场,为借力古都西安文旅“大窗口”,郧西县创新实施“西引力”工程,在西安设立旅游联络处,建设鄂西北旅游集散中心,打造集交通换乘、票务服务、特色购物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