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千年之前,那个从“一朝选在君王侧”发展到“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美好期许的帝妃缱绻爱情故事,注定让华清宫在史书上多了一抹柔情。
冰火《长恨歌》剧照
霜雪覆盖在宫殿之上,寒冰倒挂在屋檐下,火把、火海把冬日的夜空渲染得火热而浪漫……近日,由陕西旅游集团精心打造的冬季版舞剧冰火《长恨歌》于故事发生地惊艳上演,又让华清宫的这份柔情,多了旅游企业磨砺发展的担当和在冬季服务游客的温暖。当夜幕降临,雪映骊宫,沐雪起舞,近千名观众宛如穿越时空来到唐朝的冬天,真切感受《长恨歌》的故事在翩然舞姿中迸发出的火热柔情。
创造性转化,“回宫避寒”感悟冬日浪漫
实景演艺《长恨歌》以白居易同名长诗为蓝本,再现了1300多年前华清宫里唐玄宗与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事。16年来,作为陕西旅游的金名片,每年3月至11月,“霓裳羽衣”和“比翼连理”便与游客在春、夏、秋季的夜晚浪漫相约。
深度挖掘、打破常规、创造性转化,是演艺作品常演常新、品质提升的重要方式。据记载,在公元745年至755年,每年的农历十月唐玄宗都要与贵妃及大臣来华清宫避寒。处理朝政、接见外使都在这里进行,因此华清宫也成为当时长安的“第二都城”。既然如此,何不以此为历史依托,让游客在冬季身临其境重温“李杨”故事呢?作为国内旅游演艺的佼佼者,《长恨歌》团队长期致力于对演出进行思考和转化,积极探索新路径,应变局、开新局,顺势而为,冰火《长恨歌》便是团队的又一创新力作。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陈梦榆表示,近年来,陕西宣传、文化和旅游系统一直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着眼坚定文化自信,不断深挖陕西文化特色和底蕴,紧跟数字时代步伐,创排了百余台优秀剧目及实景演出,致力将西安打造成“中国演艺之都”。陕旅集团作为陕西旅游领军企业,在冬季推出冰火《长恨歌》,将为推进北方冬季旅游、促进北方实景演艺行业发展,发挥不可估量的引领作用。
作为《长恨歌》的冬季版,冰火《长恨歌》借助现代科技和艺术表现手段,不仅在形象上实现了全新的突破,在舞美、灯光、编排、高科技运用等方面也进行重要升级,增加了雪景、冰效、火把、火海等冰火元素及全新的安全火控系统,通过舞台的艺术布景,营造出晶莹剔透、霜雪铺陈、寒冰倒挂的景象,可以说创意满满。精彩的表演和逼真的环境使现场观众不仅能切身体验唐玄宗来华清宫避寒的盛况,还能重温唐玄宗与杨玉环二人唯美、伤感的爱情故事,让观众真切感受到诗中不一样的冬日浪漫。
创新性发展,淬炼“冷资源”锻造“热经济”
对于北方地区的大多数城市来说,冬季都是传统意义上的旅游淡季。但像哈尔滨、长春等城市,又会凭借着冰雕和雪场“热”起来。这说明,特色产品和服务具有“逆天”的潜质和吸引力。
今年受疫情防控、跨省游熔断等影响,西安旅游市场持续低迷,旅游演艺行业更是随着天气的转冷进入“休眠期”。对此,作为中国旅游集团20强,陕旅集团优化产品供给,开发出冰火《长恨歌》,并将实现在冬季的常态化演出,着力将西安冬季旅游的季节劣势转化为差异化体验的优势,刺激并带动陕西旅游业的恢复发展。
冰火《长恨歌》从演艺、观赏及互动等多层面考量,从表演到场景硬件全面提升,开创北方实景演艺的全新体验。据悉,因为冬季演出的特殊性,演员在演出服内着高科技保暖内衣,在防寒保暖的同时不影响舞蹈动作的展示。在原有基础上,提升设备的抗寒性及舞台防冻防滑性能,既要保障演出效果,又要保护好演员。同样,观众席座位采取保暖措施,并免费提供冬季暖心服务套餐,确保观众温暖观看全程,营造良好的观演体验。
陕西华清宫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姚新垣表示,冰火《长恨歌》打破了行业格局与淡旺季格局,实现了北方冬季室外实景演艺零的突破,正在变“冷资源”为“热经济”,开创中国北方旅游演艺新的蓝海。
霓裳善舞,精彩演出打动观众
一部好的作品给予观众的是美的享受,能够引领并满足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长恨歌》自公演以来,积攒了超高口碑。该剧从2016年起连续5年入选“中国实景旅游演艺十强”,曾获“2020游客喜爱的十大夜间演艺”等诸多头衔。有观众看过多次,赞叹“每次都有新的感受”,并对冰火《长恨歌》充满期待。
网友阿月表示,在寒冷的冬天,于华清池上翩翩起舞,有意境、有韵味,当然也增加了演出难度,演员们很辛苦。“《长恨歌》描绘的是李、杨二人的爱恋与情感,特别是在阴阳两隔之后,李对杨的思念,在现实中找不到,就到梦中找,梦中找不到,又到仙境中去找,如此层层渲染,很是感人。而冰火《长恨歌》中,在冰雪的映衬下,这种追寻更加动情。”一位观众表示。
2021年,受疫情反复影响,在西安文旅行业整体偏冷的情况下,《长恨歌》再度突破历史纪录,在国庆期间开启了一晚4场的演出模式,5个月的演出季创收1.33亿元。如今再度创新推出冰火《长恨歌》,演出季将持续至2022年2月28日,横跨元旦及春节假期,在丰富冬季文旅新产品的同时,还将与“中国年·看西安”“千年古都·常来长安”等文化品牌形成合力,壮大西安冬季旅游市场规模,为旅游业的恢复发展作出贡献。(记者 秦毅 通讯员 尉超伟)
编辑:胡倩
忒色 在这一重要关头,金砖国家作为全球南方第一方阵,要坚持弘扬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共同捍卫多边主义,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进“大金砖合作”,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5-09-09
忒色 恩施地心谷相关负责人称,希望通过“双新项目”升级景区设施与服务,并以“科技+自然+文化”的创新模式,为游客提供一场集视觉震撼、身心体验与文化沉浸于一体的难忘峡谷之旅 2025-09-08
忒色 据悉,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还将推出馆长讲展、数字展览等活动,邀公众重温抗战荣光,汲取前进力量 2025-09-05
忒色 延安市宝塔区河庄坪镇打造“河庄坪村晚”,村歌村舞精彩纷呈、安塞腰鼓豪放激昂、乡村市集人声鼎沸……充满乡土气息与欢乐氛围的“村晚”为来河庄坪镇体验窑洞民宿的游客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陕北文化盛宴 2025-08-21
忒色 8月6日,人民网推出报道《店里的“老外”越来越多了》,同样以“老外”热门打卡城市——西安为例,解读“中国的吸引力从何而来”,在这篇文图、视频报道中,外国游客在西安做陶俑、品美食、穿汉服,忙得不亦乐乎,折射出持续升温的“China Travel”热潮 2025-08-12
忒色 展会同期将举办第九届世界无人机大会西安峰会等重点活动,将邀请近百余名行业专家出席并发表演讲,为行业赋能,为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2025-07-25
忒色 当青铜器饕餮纹饰在研学少年的拓片中浮现,当《诗经》雅韵随啤酒泡沫升腾——这个夏天,岐山县以一场持续4个月的“寻周记”周文化系列活动,让沉睡3000年的周礼文明走出典籍、融入市井,在古今碰撞中奏响新的乐章 2025-08-11
忒色 长安镇副镇长朱晓静介绍,除了设立文共体分中心外,长安镇按照境内3条河流划分片区,组团式设立3个联合子中心,形成“1+3+N”的文化服务网络 2025-08-08
忒色 她创办的陕西嘉林乐世达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与宝鸡市渭滨区经二路街道携手设立“蒲公英”社区工厂,以文创手工钩织为支点,为就业困难群体提供灵活就业机会 2025-08-08
忒色 赛事丰富多彩 激发群众活力——陕西全民健身活动扫描八月二日,第二十届“白桦林杯”川崎羽毛球公开赛拉开大幕 2025-08-08
忒色 神话里的“哮天犬”原来真的存在! 韩城芮国遗址博物馆展出的中华猎犬骨骼系“哮天犬”原型狗是人类的朋友 2025-08-07
忒色 土尔扈特部的东归之路经历了各种艰难险阻,也付出了极大的伤亡代价,才最终成功抵达新疆 2025-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