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许多人记住了河南卫视的“中国节日系列”。春节《唐宫夜宴》、元宵节《芙蓉池》、端午节《洛神水赋》等,共同塑造了系列晚会的口碑。其中,令一位河南网友最为触动的,是河南卫视《七夕奇妙游》晚会上推出的《龙门金刚》节目:对于刚刚经历了一场暴雨的老乡们来说,“跃龙门”的美好寓意和金刚力士像的力量感,最为鼓舞人心。这也正是主创团队的初衷。《七夕奇妙游》总导演之一、视觉总监李鹏说,希望让晚会的内容不只是娱乐,而是立足广袤的传统文化,给予当代观众更多精神共鸣。
龙门石窟,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文化遗产。“七夕的元素里有星空宇宙,因此在确定以龙门石窟作为拍摄题材时,最先想到了飞天。”李鹏介绍。敦煌艺术中的飞天形象为人熟知,与之年代相近、风格并不全相同的龙门飞天,却很少在影视或舞台作品中呈现,人们对龙门石窟的金刚形象也较为陌生。此次创作中,团队选取飞天、金刚力士形象作为载体,有意突破大众的惯性认知,着重塑造龙门特有的艺术形象。
为此,主创人员对龙门石窟中生动多样的艺术造型进行了全面梳理。“我们请教专家,翻阅、学习大量典籍,深入理解龙门石窟‘伎乐天’形象;同时把握龙门‘金刚’不同于云冈石窟、敦煌壁画的特点,它更为‘中国化’,更加朴实、有力量。”李鹏说,团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艺术化处理,编排成舞蹈,做到“每一个造型定格时,体态在龙门石窟中都有据可依,可以找到原型”。
同时,团队延续了广获赞誉的“传统文化+现代科技”路线,创新使用了诸多视觉特效技术,以“重焕”文物昔日光彩。为了在后期视觉包装上营造一个有冲击力的整体氛围,团队选择了“虚实相生”的方案,部分镜头严格遵守《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在龙门石窟景区实景拍摄,另一部分用电脑进行合成。
“我们使用航拍机,对龙门石窟造像进行了多角度的实地采集,然后在3D模型上置换贴图、修复瑕疵。”李鹏说,这种技术目前在文物的复原上比较常用,但在影视领域可能是第一次,它类似于对龙门石窟内的造像进行‘扫描’,场景的还原度更为精确。
《龙门金刚》的尾声,石像重焕光彩,仿佛时光倒流千年。李鹏说,他们希望借助这个“彩蛋”,传达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历史文物承载着集体的记忆,连接着过去,也连接着未来”。(记者李丹阳采访整理)
编辑:胡倩
忒色 选手返程行囊满载特产,化身移动的“麟游名片”,推动农特产品依托赛事走向全国 2025-06-30
忒色 党建引领锻造“高原枫警”吉迈派出所将党建工作作为队伍建设的 “定盘星”,纵向建立“局党委—所支部—党员先锋岗”三级责任链,横向打造“民警+村警+义警”治安共同体,立体化构建“激励-约束-关怀”成长矩阵,用三维坐标重构高原警务生态 2025-06-23
忒色 第四届源点西部电影展在古城西安启幕 2025-06-23
忒色 2025-06-23
忒色 央视热播电视剧《护宝寻踪》圆满收官《吕氏乡约》再塑乡风文明底色蓝田县三里镇乔村文化墙上的《吕氏乡约》 2025-06-23
忒色 记者从久治县公安局获悉,G347综合检查站自2023年12月正式运行以来,已成为果洛州乃至青海省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关键支点,以“智慧警务+跨域协作”的创新模式,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省界安全防线 2025-06-20
忒色 2025-06-21
忒色 6月18日,聚焦果洛“十四五”·共鉴发展新征程2025“网链果洛・融绘新篇”大型融媒体采风行,深入探访了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河曲马良种繁育基地,记录下这里以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2025-06-20
忒色 在党建引擎的强劲驱动下,宁友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被全面激活,焕发出蓬勃发展的崭新生机 2025-06-19
忒色 高原藏医服务升级 久治县打造家门口的健康守护站 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位于青海、四川、甘肃三省交界地带,因为地广人稀、山大沟深,看病远、就医难等问题曾经困扰着当地群众
2025-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