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渐浓,在被誉为“中国泥塑第一村”的宝鸡市凤翔区城关镇六营村,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那一个个色彩艳丽、形态稚拙可爱的泥塑虎。
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凤翔泥塑传承人胡新明家中,他正忙着赶制迎接新年的“虎虎生威”系列泥塑作品。提笔勾线,上色彩绘,落笔点睛……不一会儿,胡新明捧在手中的白色泥塑就变成了栩栩如生的彩色泥塑虎。
“这次创作的‘虎虎生威’系列生肖虎共有5款造型。坐虎是凤翔泥塑的代表作,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指着造型可爱的泥塑虎,胡新明热情地介绍。
在他的工作室里,同村的几位 “帮手”也正聚精会神地绘制泥塑虎。今年57岁的陈海平绘制泥塑已20多年,勾线、彩绘、涂漆,她样样在行。“目前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供不应求,但我们一点儿也不敢马虎,慢工出细活,细中才能见到真功夫。”陈海平说。
凤翔泥塑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迄今已有上千年的传承历史,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目前,六营村围绕泥塑制作带动并衍生了材料泥制作、礼盒加工等上下游产业,全村有328户群众直接或间接参与到泥塑生产的各个环节。2021年全村泥塑产业收入超1500万元。
在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胡小红的工作室里,胡小红展示了一款有泥塑虎刺绣图案的夹克。这是不久前她与广东一家男装品牌合作推出的新产品,今年将作为该品牌的主打款在市场推出。“与服装品牌合作,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还把凤翔泥塑这个文化符号推向了大众,提升了凤翔泥塑的知名度。”胡小红说。
“泥塑不仅是我们六营村的金字招牌,也是宝鸡市的一张文化名片。目前六营村‘非遗文化传承人之家’和‘美食一条街’项目建设已经启动,建成后不仅能提升村容村貌,留住各地游客,发展旅游经济,还能解决村里近300人的就业问题。我们有信心发展好泥塑这个传统产业,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六营村党支部书记廖卫军说。(记者 段承甫)
编辑:任晓彤
忒色 宝鸡市文物普查队发现博山盖绿釉陶奁博山盖绿釉陶奁(资料照片) 2025-07-01
忒色 选手返程行囊满载特产,化身移动的“麟游名片”,推动农特产品依托赛事走向全国 2025-06-30
忒色 6月25日至27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陕西省濒危剧种展演在渭南大剧院上演。 2025-06-30
忒色 党建引领锻造“高原枫警”吉迈派出所将党建工作作为队伍建设的 “定盘星”,纵向建立“局党委—所支部—党员先锋岗”三级责任链,横向打造“民警+村警+义警”治安共同体,立体化构建“激励-约束-关怀”成长矩阵,用三维坐标重构高原警务生态 2025-06-23
忒色 第四届源点西部电影展在古城西安启幕 2025-06-23
忒色 2025-06-23
忒色 央视热播电视剧《护宝寻踪》圆满收官《吕氏乡约》再塑乡风文明底色蓝田县三里镇乔村文化墙上的《吕氏乡约》 2025-06-23
忒色 记者从久治县公安局获悉,G347综合检查站自2023年12月正式运行以来,已成为果洛州乃至青海省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关键支点,以“智慧警务+跨域协作”的创新模式,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省界安全防线 2025-06-20
忒色 2025-06-21
忒色 6月18日,聚焦果洛“十四五”·共鉴发展新征程2025“网链果洛・融绘新篇”大型融媒体采风行,深入探访了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河曲马良种繁育基地,记录下这里以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2025-06-20
忒色 在党建引擎的强劲驱动下,宁友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被全面激活,焕发出蓬勃发展的崭新生机 2025-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