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仅古戏曲就传承了几百个剧种,多达上万个剧目,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深深地扎根在广大群众之中。
早年间,我在河北省保定市清苑艺校任职,和戏剧结下了不解之缘,当时曾试写过几个剧本,有的剧本经过加工,登上戏剧舞台供观众赏鉴,心里非常高兴。后来,在任冉庄地道战纪念馆馆长期间,与他人共同整理了故乡的50多个传统剧目、有50余万字,编辑成书《张庄戏文》。近年来,也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定市清苑区哈哈腔剧团修饰了几十个演出剧目的戏曲道白和唱词。其间,我进一步意识到,一个剧目从揭示戏剧矛盾到剧情发展,从戏剧高潮直至解决矛盾,每一个细节都需要以观众为中心,引起观众的共鸣,引领观众坐下来、跟着剧情走下去。观众是剧团的土壤,是孕育戏曲和剧团剧目剧种的温床。
当前的戏剧观众,以长者为多,中、青、少年次之。究其原因是年轻观众不懂得古装戏的四功五法,抑或称“不懂戏”。这些年来,咱们国家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随着“戏剧进校园”“戏曲下乡”“戏剧频道”等文化活动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逐渐喜欢上了国粹。比如,在我的故乡,保定市清苑区哈哈腔剧团就常年有一个戏剧小科班,每年招少年报名者30人,传承戏剧的同时,也培养年轻观众。
伴随着文化自信,未来越来越多的各地各类剧团也会多起来,并兴盛于各地城乡,必将形成“声韵遍大地,百戏颂江山”的繁华景象。所以,如何抓住年轻人的兴趣,是每个戏剧人都必须考虑的问题。
在戏剧道白方面,年轻观众似喜京白,大多听不懂韵白。我曾看现代戏和全京白的古装戏,京白似较接近现实生活,如现代评剧《金沙江畔》《小二黑结婚》《小女婿》《刘巧儿》等,亦有其他剧种改编为全用京白的古装戏曲的好剧目,很受观众特别是年轻人的喜爱。
在戏剧化妆和脸谱方面,南方戏(如黄梅戏、越剧等)化妆趋于接近现实生活,淡妆素抹,北方戏大多浓妆艳抹,惯用脸谱,生旦净末丑一目了然,这也是南北戏剧的区分,各有千秋,也各有不同的受众。但不管怎样,把观众喜爱的元素不断放大和创新,才是长久之道。
最后说一点,古戏改编的目的在于古为今用,勿需多叙。新编现代戏,更应该以观众为中心,多注重考虑以情节感人,让观众从戏中领悟到往昔英烈的奋斗艰辛、今天的幸福、国家的繁荣昌盛。(作者系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戏迷 王树林)
编辑:朱春娇
忒色 2023-12-07
忒色 截至目前,这个阳台音乐会共演出25场,每场演出现场观众超百人,线上各平台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超5万人次 2023-12-05
忒色 “这种风格挺新颖的,爱了”“舍不得倍速,文字喜欢,画面太美”“目测这个系列要火”……目前,8集《战神·英雄崛起》上线2集,虽然还在不断更新之中,但该片已经收获大量观众点赞,许多观众的弹幕好评送给了该剧对于历史类纪录片生产的突破与创意 2023-11-29
忒色 ■ 从黄河岸到大剧院11月18日晚,在“陕北民歌音乐会”全国巡演榆林站现场,雒胜军携徒弟杜朋朋演唱的经典陕北民歌——《黄河船夫曲》,将现场的气氛推向高潮 2023-11-29
忒色 记者 谢伟 摄 无人机视角下的曲江秦二世陵遗址公园银杏林 记者 谢伟 摄 在幸福林带“落叶缓扫”的步道上,一位家长正给孩子拍照 2023-11-27
忒色 2023-11-27
忒色 2023-11-23
忒色 合阳提线木偶剧团属差额事业单位,现在的剧团里有专业的木偶雕刻师,演员和乐队也达到了30多人,而且多数都是年轻人,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2名,省级传承人3名,市级传承人7名 2023-11-20
忒色 “西安这个举措很好,尽显城市人文关怀!”……“落叶缓扫”被不少市民点赞,没想到豪爽的老陕还有这样的浪漫一面 2023-11-20
忒色 本次参加西安美食馆活动,我们的非遗手工制作的水晶饼是一大亮点,现场展示了德懋恭水晶饼的传统制作技艺 2023-11-20
忒色 特色美食亮相西安美食馆现场 首席记者 轩辕杨子 摄 西安国际美食之都标识 首席记者 轩辕杨子 摄 本报讯 (首席记者 轩辕杨子) 蓝田饸饹、油泼扯面、水晶饼、牛肉泡馍……好吃的美食在这个冬季显得热气腾腾 2023-11-16
忒色 今年是3年来中国首次派团参展,中国参展工作由中国驻伦敦旅游办事处组织 2023-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