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客在景山俯瞰中轴线上的故宫
《周礼·考工记》记载了中国都城建设规划的基本布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这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实践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北京从元大都的建设开始就基本遵循九经九纬的对称法则。
元大都城墙为左右对称布局,南边丽正门即在中轴线上,皇城坐落在中轴线上,也是左右对称的。明清时期,北京的城市建设在元代的基础上,向东移动150米形成更加严谨的中轴线格局,一直延续至今。
历经700余年的发展,北京中轴线逐步发展为北起钟鼓楼,向南经万宁桥、景山、故宫至永定门,纵贯北京老城南北的轴线,轴线上分布着的建筑群严谨对称、景观形态凸显秩序,为城市建设“以中为尊”的传统观念提供了实物例证,反映出通过城市营建社会秩序、规范社会生活的美好愿望,是中国都城规划发展至成熟的典范之作。
“一根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自建筑学家梁思成提出“中轴线”概念以来,北京老城保护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如今,作为人们了解中国人如何通过规划布局来表达对政治理念、文化象征和生活空间的认识的重要载体,北京中轴线已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申遗各项风貌保护和传播工作正在积极展开。
“不但要保护好中轴线,还要让中轴线文化‘活’起来,成为市民游客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成为北京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和谐相融的典范。”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表示,北京中轴线申遗不但要保护和展示城市历史遗存,展现文化价值,更要让民众知晓、参与、监督、受益,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这既是对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模式探索,也是文化创新发展融于在地群众的实践路径。
近年来,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当代社会生活,北京东城成立文化发展研究院,不断发挥优势资源聚合效应,以文化为媒介展示北京形象,利用中轴线及其遗产遗迹建设文化展示空间,带动文物、历史建筑开放展示与文化设施共享,策划推出“中轴线上”系列活动,通过举办“永定门光影秀”“古建音乐季”“唱响中轴”等特色活动,不断加强中轴线文化形象塑造,全面增强文化感知力、影响力,吸引更多人走进北京,通过中轴线了解中国古代都城建设中包含的哲学思想。
前不久,北京市文物局和腾讯联合发起“数字中轴,点亮文明——北京中轴线申遗‘数字中轴’”活动,宣布“云上中轴”小程序上线,发布北京中轴线申遗首个数字形象“北京雨燕”。据了解,“数字中轴”将围绕北京中轴线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运用大数据、云计算、游戏技术、人工智能、区块链、知识图谱等新技术和文化内容创意形式,深挖北京中轴线历史文化内涵,推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我们要大力推动中轴线申遗,打造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的标杆,以此为牵引保护北京老城整体格局,彰显平缓开阔、壮美有序的空间秩序。在这个过程中,既要注重历史文化,又要注重现代生活,使北京老城焕发新的生机。”北京市文物局局长陈名杰说,期望借助数字科技推动北京中轴线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加强数字展陈建设,用科技手段、数字化技术更好地展示北京中轴线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科技价值、时代价值,讲好北京中轴线的历史故事,描绘好北京城市发展的现代蓝图。
几十年来,故宫等分布在中轴线上的文化场馆、场所陆续对公众开放,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成为游客领略北京文化底蕴的最佳选择之一。有业内专家表示,宫廷文化、建筑文化、胡同记忆、历史大事件……北京中轴线上的文化内容特别丰富,这是发展“中轴线旅游”的基础,将会是促进北京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下一步,北京将继续肩挑老城保护历史新使命,着力发挥中轴线上历史建筑和历史景观独特的作用,持续推动中轴线社会价值创新,打造城市历史文化特色发展轴。结合中轴线周边业态,整合提升和引入新的文化功能,构建古今中外融通的沉浸式互动场景,实现传统魅力的展示与旅游体验、文化创意等功能的融合发展,打通文化链与价值链的连接,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记者 刘海红)
编辑:朱春娇
忒色 一杯咖啡一份地图,票根经济赋能文旅融合11月3日,由曲江新区文化旅游局和肯悦咖啡联合举办的“金色曲江·银杏咖啡节”活动正式开启,西北首家独立肯悦咖啡店暨陕西肯悦咖啡30家门店也盛大启幕 2025-11-04
忒色 省林业局自然保护地与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处长赵侠呼吁,各类参与鸟类保护的个人和社会团体应严格遵守野生动物保护法、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法律法规,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进入保护区核心区等未开放区域 2025-11-04
忒色 本届宝鸡马拉松在组织运营上实现突破,将起跑阶段前5公里赛道由半幅改为全幅设计,有效疏导参赛人流,从源头化解了大型路跑赛事常见的出发拥堵问题 2025-10-31
忒色 2025-10-27
忒色 2025-10-27
忒色 2025-10-26
忒色 2025-10-26
忒色 昔日煤城,今朝蝶变。融入西安“半小时圈”,铜川机遇扑面而来!铝基新材料、半导体、汽车装备…链式集群,打造转型高地。 2025-10-26
忒色 60多年来,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承载着人们对新生活的歌颂,深沉的爱国爱党之情,唱遍大江南北,温暖几代人的记忆。 2025-10-26
忒色 千年窑火淬炼北方青瓷之都,冰裂纹中凝固盛唐气韵。药王山上铭刻大医精诚,薛家寨峭壁生长英雄信仰。 2025-10-26
忒色 白鹭在漆水河振翅朱鹮于沮河畔起舞,华北豹的足迹隐入苍茫山林……从工业记忆到山水画卷,铜川大地,正书写着动人的生态篇章 2025-10-26
忒色 “收藏170余万件文物”的陕西历史博物馆 带着3件国宝登上花呗皮肤 10月24日,陕西历史博物馆携3件国宝——镶金兽首玛瑙杯、鸳鸯莲瓣纹金碗、开元通宝金钱登上花呗文物皮肤,可在手机上免费获取 2025-1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