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人爱上传统文化“诗词大会”缘何年年出圈?

时间:2022-03-17 09:09:44  来源:西安晚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让更多人爱上传统文化“诗词大会”缘何年年出圈?

《2022中国诗词大会》以文化自信为底色,优化比赛环节,创新互动模式,升级沉浸体验,从室内演播厅走到更广阔的山川湖海,继续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从环节、内容、技术等多层面深耕守正创新之路。


《2022中国诗词大会》日前在央视落下帷幕,节目中的名场面却依然留在观众心里,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词,也萦绕在观众心头。从2016年开始,《中国诗词大会》陪伴观众已有数年,一个文化节目,历久弥新,既发扬了文化自信,又传递了中国式浪漫,更重要的是让更多人熟悉并热爱上了传统文化,特别是诗词文化。《中国诗词大会》缘何火爆了多年,并年年出圈呢?

常做常新 节目保持新鲜感

《2022中国诗词大会》以文化自信为底色,优化比赛环节,创新互动模式,升级沉浸体验,从室内演播厅走到更广阔的山川湖海,继续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从环节、内容、技术等多层面深耕守正创新之路。在百人答题、身临其境题、千人千问、画中有诗、飞花令等传统环节外,本季节目亮相的创新题型“诗词小剧场”,就在节目形式的创新开发上让人眼前一亮。以细腻口吻讲述承载历史的千年文物的立体视角,加上短剧重现形式,再度加强文化表达的新鲜感,让诗人走进现实,深化观众的沉浸体验。

此外,科技感的加持也是节目的另一亮点。除小剧场环节运用镜前虚拟等先进技术外,此次云中千人团在技术上实现了全球电视节目中千人视频连线,选手影像也具象为上升的螺旋阶梯,引导着“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向上攀登与求索。

值得一提的是,接棒董卿主持节目的龙洋,也在节目的历练中,从青涩略显拘谨到大方自信,越来越游刃有余,她极具特色的清新风格,让节目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贴近生活 让每个人都能参与进来

将诗词文化与人民生活紧密连接,也是《中国诗词大会》得以收获忠实粉丝的关键。陕西省诗词学会副会长刘炜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及,《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秘籍之一就是,能让每个普通人都参与进来,因为题目并不艰深晦涩,配以嘉宾老师的讲解,可谓寓教于乐。

节目中的答题嘉宾,来自各行各业的新时代奋斗者。在海拔1500多米背诗的消防员蒋韩,诗词成了他在高山作业的精神伴侣;预防医学大三学生古丽妃热·吐尔逊,在2021年为喀麦隆驻华大使夫妇进行翻译,诗词成了同外宾交流的媒介;生产一线地质技术员王军将长庆油田视为自己的“战场”,找到了与古代诗人相似的体验。嘉宾选取的多样性侧面印证着,《中国诗词大会》一季较一季拓宽推广范围,更加紧密地贴近群众。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诗词大会还有很多名场面,17岁听障女孩王逸玘,朗诵了一首手语版《将进酒》。她自信的表情、坚定的眼神,看哭了很多人。网友纷纷留言:“自强的女孩!”“看到中国诗词的美,更看到你的美!”“泪目!所有的人都在流泪,只有她在笑。”

《2022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之夜,高手过招,精彩纷呈,最终来自铁道警察学院的姜震摘取了年度总冠军头衔。“画中有诗”的八道题型中,他以五分的绝对优势成功晋级。康震作画出题,向来是该节目极为经典的一大环节,选手需要根据康老师笔下的画境,猜出相应的诗词意境。而总决赛这期,“民间出题人”赛制升级——选手猜到诗词的同时,还需要将对应的诗句写出来,这就极其考验选手们的灵活性与诗词储备量。姜震能在这一环节取得如此突出的成绩,离不开他的热爱和付出。在初中时,姜震就会自己创作诗词,这些积攒,都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他取得最终胜利的力量。

尽管陪观众走过了数年,但本季《中国诗词大会》无论是赛制创新、融合互动还是情境营造,都更加强调诗词文化与人民大众广泛且深度的联结,在优秀传统文化和日常火热生活的激情碰撞与创新融合中,为逐梦复兴的中国献上一份吟咏心声、情赋山河、观照时代的诗词礼赞。(记者 张静)

编辑:朱春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了解陕西大事 关注陕西头条
  • 老城新游的全新玩法:听一曲秦腔 来一场Citywalk

    忒色 唱响古调 体验梨园文化9月8日至15日,由西安市新城区委宣传部、新城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新城区西一路街道办事处主办的“遇见城墙梨园夜”秦腔文化艺术周在西安明秦王府城墙旁上演 2023-09-20

  • 千余枚见证丝路繁盛的珍贵简牍首次亮相

    忒色 甘肃简牍博物馆整理研究部主任肖从礼说,这两枚里程简“接力”勾勒出汉代丝绸之路东段、长安至敦煌的具体线路走向和重要节点 2023-09-20

  • 列车上的汉服馆惊艳亮相

    忒色 本次旅游专列除设置汉服、甲胄展示区外,创造性地设立了专门的化妆区,配备专业化妆师,为游客打造出最完美的唐代形象,体验从未有过的“上车变身,下车穿越”的独特旅行感受 2023-09-12

  • “西安文旅”成热词 古都“西”引力强力输出

    忒色 《人民日报》海外版8月30日、31日,先后刊发《暑期文旅消费活力四射》《智慧旅游令人耳目一新》等报道,西安大唐不夜城、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汉服妆造特色产业等受到关注 2023-09-05

  • 延安景区联动 开展“七夕”主题活动

    忒色 8月22日七夕节,延安景区联动推出七夕主题活动,让游客感受陕北婚嫁民俗文化 2023-08-23

  • 万余游客华清宫浪漫过“七夕”

    忒色 本报讯(记者 王战荣 阮班慧)鼓乐齐鸣,朱门开启,7对“新人”在一众宫女的簇拥下,踩着大红色的地毯款款而来,跨马鞍、合卺礼、共结镜钮……8月22日,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当天,一场唐宫婚典在中国知名爱情地标景区华清宫内隆重上演,给上万名游客带来了非凡体验 2023-08-23

  • 去宝鸡“微度假”成西安人旅行新风尚

    忒色   宝鸡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武云说,西安市民青睐宝鸡“微度假”,更加证明宝鸡联合西安开展“共建西宝一体化大旅游圈”系列活动的必要性 2023-08-18

  • 在“家门口”遇见美好 以需设藏 城市书房”满足读者个性需求

    忒色 市民在西安市未央区图书馆阅读书籍  记者 郝钟毓 摄  本报讯(记者 高乐)通顶书柜熠熠生辉、文化气息扑面而来……8月17日,记者获悉,西安市未央区图书馆将采用“以需设藏”馆藏建设模式,通过全面了解读者需求,不断丰富纸质资源与数字资源,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需求 2023-08-18

  • 西安城墙再增一处登城点

    忒色 东北城角登城点开放时间为8时至20时,广大市民及游客可以在游览皇城坊历史文化街区之余,在检票口直接购票,或微信搜索“西安城墙景区”小程序进行线上购票 2023-08-14

  • 推广丨独领潮头 列翠太白COLMO双洗站·西安新品首发

    忒色 7月28日,高端AI科技家电品牌COLMO新品首发来到西安太白之巅,将洗烘一体机、扫拖机器人两大产品融合升级,发布新品——COLMO双洗站,创造出目前家电行业从未有过的新形态、新物种。 2023-07-31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作邮箱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宣传自律管理承诺书

Copyright ©2006-2022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