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剧《延安保育院》演出现场
“非常震撼,它让人们在沉浸式的观剧中回到了炮火硝烟中的延安,有战斗场景,更有无畏拼搏和温暖大爱,激励着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近日,一位陈姓观众在观看了大型红色历史舞台剧《延安保育院》后这样评价。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陕西延安作为全国红色旅游资源集中、丰富、突出的城市,每天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参观学习。这里革命遗存丰富,不仅有宝塔山、延安革命纪念馆和枣园、王家坪、杨家岭革命旧址等,还有更多值得挖掘的革命故事。如今,沉浸式歌舞剧《延安十三年》、红秀《延安 延安》、实景演出《黄河大合唱》等一系列红色作品,在动情传承延安精神的同时,也让广大游客的红色之旅更为充实、印象深刻。
穿越时空让震撼直抵心灵
“《延安保育院》真实反映了党中央延安时期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情节特别感人,我的眼泪就没断过……”一位来自四川的观众表示,该剧给他上了一堂生动的党史教育课。
《延安保育院》是陕西旅游集团打造的红色旅游演艺剧目,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蓝本,集中演绎了共产党人、革命战士抚育革命后代、烈士遗孤的感人故事。该剧于2011年7月1日作为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献礼剧目首次亮相,如今已成为延安旅游的一张闪亮名片。
“希望这部剧能成为有浓浓深情、闪闪童心、浪漫诗意、壮阔豪情的作品”。《延安保育院》导演李捍忠表示,希望通过整个团队的付出,能将延安保育院的故事和延安的红色精神传得更远。
《延安保育院》通过舞台表演艺术的形式,把党的故事、革命故事、英雄故事活化呈现,以小见大,反映了延安革命的大背景,诠释了共产党人、革命先辈一心为民的初心使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以及无畏牺牲的奉献精神和大爱情怀,令游客在“红色场景”中沉浸式地感悟精神内涵,产生情感共鸣。
“《延安保育院》故事深入人心,艺术形象真实感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极高,也是来延安的人接受教育、了解红色文化的优秀剧目。”时任中宣部副部长的景俊海在观演后这样评价。
《延安保育院》2011年作为建党90周年献礼剧面向社会首演,2013年落地圣地大剧院演出,2021年搬迁至圣地河谷·金延安演出,10多年来深受全国游客喜爱,成为党员干部、青年学生开展党史教育的情景课,截至目前已累计演出了4300余场。
另一部红色作品,位于延安红街里的室内情景体验剧《再回延安》,不但让观众“走着”看表演,而且同时利用声光电、人造风雪等高科技手法,打造多重体感互动的体验,让观众以全新方式融入剧情,沉浸体验红军长征中爬雪山过草地的艰辛革命历程。
“观众走进剧场时,不仅是观看者,更是亲历者,当他走出这座剧场时,便成为传承者。”《再回延安》总导演丛明玲说,这部戏讲的就是“父辈”两个字,传承的是一束光,让英雄的故事永流传。
文旅融合让出游获得感更强
作为革命老区、红色圣地的延安,多年来一直在通过模式创新来实现红色旅游的高质量发展。作为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红色文旅标杆项目,延安红街将吃喝玩、游购娱和红色主题演出等互动体验活动相结合,更好地为红色景区注入红色之魂。
1.5公里长的延安红街集红色旅游、红色教育等多重功能于一体,包括大型沉浸式体验馆、红色文化主题场馆、非遗民俗体验店、陕北各式特色美食等内容,通过全方位的红色文化赋能和融入智慧科技,为游客带来红色旅游的新体验。延安红街红色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事实证明,沉浸式互动体验项目取得了成功,真实的红色历史背景给游客营造了代入感,吸引了一大批年轻人,让游客加深了对这条红色主题情景式街区的印象,更好地绽放了红街的魅力。
“为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延安保育院》于2021年‘七一’前夕搬迁至圣地河谷·金延安,并且在新修建的可容纳千人的全新剧场里,通过演出设备、剧情内容及表现形式上的再度提升,把更好的演出效果呈现给广大游客。”陕西旅游集团延安唐乐宫总经理助理黑乐乐表示。
延安圣地河谷文化旅游产业园区项目于2012年落地革命圣地延安,以复兴城市文脉为己任,充分利用延安深厚的红色基因和民俗文化,不断地探索创新文旅融合新发展模式。金延安作为圣地河谷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核心板块的一期项目,占地1.79平方公里,以“镜像历史、写意延安”为规划设计理念,以“延安记忆”为主题,以延安城市发展的历史文化为脉络,恢复重建历史上的老延安主要建筑,重现了上世纪30年代的老延安院落街区,再现千年以前的北宋延州府边塞小城风情。不久前,2021年陕西省文化产业“十百千”工程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名单公布,圣地河谷·金延安文化旅游产业园区作为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位列其中。
“如今,金延安新剧院的配套服务设施更加现代化,观众的观演体验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更与圣地河谷·金延安民宿院落、特色街区、美食小吃、文化演艺等形成联动效应,让游客旅游体验更为丰富,获得感更强。”黑乐乐说。
此外,陕旅集团延安唐乐宫以大型红色历史舞台剧《延安保育院》为载体,相继开展了“寻根祭祖游延安”——海峡两岸及陕港澳旅游联谊会、“美丽公约文明出行”蓝丝带行动、“情暖童心筑梦未来”关爱贫困学生、“传承红色基因·感悟延安精神”千人学子红色研学旅行活动等涉及文化、教育、扶贫等方面的品牌活动,通过红色演出的带动和拉动,让无数来延安旅游的游客及青少年群体置身于革命年代,在感动之中传承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西安北线红色自驾二日游
第一天:西安——照金薛家寨革命旧址——南泥湾革命旧址——金延安·圣地河谷(可选择观看《延安保育院》《延安十三年》);
第二天:登宝塔山,参观王家坪革命旧址、枣园革命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游览延安红街后返程。(记者 秦毅)
编辑:朱春娇
忒色 宝鸡市文物普查队发现博山盖绿釉陶奁博山盖绿釉陶奁(资料照片) 2025-07-01
忒色 选手返程行囊满载特产,化身移动的“麟游名片”,推动农特产品依托赛事走向全国 2025-06-30
忒色 6月25日至27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陕西省濒危剧种展演在渭南大剧院上演。 2025-06-30
忒色 党建引领锻造“高原枫警”吉迈派出所将党建工作作为队伍建设的 “定盘星”,纵向建立“局党委—所支部—党员先锋岗”三级责任链,横向打造“民警+村警+义警”治安共同体,立体化构建“激励-约束-关怀”成长矩阵,用三维坐标重构高原警务生态 2025-06-23
忒色 第四届源点西部电影展在古城西安启幕 2025-06-23
忒色 2025-06-23
忒色 央视热播电视剧《护宝寻踪》圆满收官《吕氏乡约》再塑乡风文明底色蓝田县三里镇乔村文化墙上的《吕氏乡约》 2025-06-23
忒色 记者从久治县公安局获悉,G347综合检查站自2023年12月正式运行以来,已成为果洛州乃至青海省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关键支点,以“智慧警务+跨域协作”的创新模式,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省界安全防线 2025-06-20
忒色 2025-06-21
忒色 6月18日,聚焦果洛“十四五”·共鉴发展新征程2025“网链果洛・融绘新篇”大型融媒体采风行,深入探访了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河曲马良种繁育基地,记录下这里以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2025-06-20
忒色 在党建引擎的强劲驱动下,宁友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被全面激活,焕发出蓬勃发展的崭新生机 2025-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