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非遗绽放更加迷人的光彩

时间:2021-10-11 15:26:29  来源:陕西日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让非遗绽放更加迷人的光彩

组织非遗项目和传承人广泛参加全国相关大赛和文化旅游展示活动,并走出国门,大力宣传展示和推广非遗文化,让陕西非遗品牌在全国叫响,在全世界产生影响。


“十三五”期间,省级财政累计投入近8000万元用于非遗传承保护

我省拥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4项、国家级非遗项目87项、省级非遗项目674项

288项非遗项目、412类非遗产品线上线下展销

12个国家重点扶持非遗工坊建设稳步推进

看演出、品非遗、赏民俗……国庆期间,非遗文化成为众多景区凸显文化特色、营造文化氛围的不可或缺的元素。

近日,关中民俗博物院等13个单位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我省国家级非遗“库存”再次刷新。陕西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富集、禀赋独特。近年来,我省秉承将非遗文化融入现代生活、融入旅游发展、融入现代文创产业、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理念,不断创新实践,做好“非遗+”融合发展,依托文旅融合和传统工艺振兴双引擎,使非遗保护传承更加高效和精准,文旅融合、乡村振兴更具内涵与活力。

“非遗+”融合发展引领旅游消费新国潮

如今,“非遗+旅游”成为一种深度旅游的常态,不断引领旅游消费新国潮。

在西安永兴坊,长达7.2米的非遗手工布老虎、周长7.2米的陕西老碗、精美绝伦的七星额子、“双喜鹊悦”非遗剪纸营造了具有浓厚陕西特色的非遗文化氛围,引得众多市民游客纷纷前来打卡,别具一格的非遗文化火爆出圈。“这次来西安,令人难忘的不仅有风景、有美食,还有非遗文化体验。”来自宁夏的游客王洋说。

在汉中诸葛古镇,每天30多场演出轮番上阵,达瓦孜“高空飞狮”、川剧变脸、唢呐独奏等非遗表演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游客在这里还可以体验木牛流马、诸葛连弩等古老制作技艺。

入眼的是风景,入心的是文化。“非遗进景区”使优秀传统文化全面地渗透到旅游景区之中,浸润景区、塑造景区,使景区更具文化底蕴。近年来,我省不断强化“非遗+”融合发展,将非遗资源有效地转化为旅游资源与文创产品,让非遗真正活起来,为文旅融合发展赋予新活力。

此外,“非遗+旅游”“非遗+节庆”“非遗+研学”“非遗+演艺”“非遗+文创”等跨界融合的新模式不断涌现,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并取得了亮眼的成绩:咸阳“袁家村——关中非遗文化传承地”入选了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优秀案例,2021年“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被文化和旅游部通报表扬。我省各地不断推出丰富多彩的非遗主题旅游线路,为更多人带来好看又好玩的非遗新体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

非遗文化还走进校园。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教育厅联合命名了52家陕西省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社会实践基地。“陕西省延安市安塞腰鼓进校园实践案例”获评第二届“非遗进校园”十大优秀实践案例。

非遗文化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省命名了24家非遗扶贫示范单位,绥德石雕、凤翔泥塑、西秦刺绣、临渭草编、南郑藤编等项目成为当地群众致富的支柱产业。

推动非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把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入新发展阶段的现实需要。

我省传统文化重要载体和宝贵见证形态众多、丰富繁杂,拥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4项、国家级非遗项目87项、省级非遗项目674项、市级非遗项目1998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57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12位,各类非遗展示、传习、陈列场所1200余个。非遗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分布在社会的各个领域。

近年来,我省先后出台了《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陕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专项规划》《陕西传统工艺振兴的实施意见》等。“十三五”期间,省级财政累计投入近8000万元,用于项目保护、传承人补助、记录工程、宣传展示活动等,为推动构建完善的非遗保护网格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和财政支持。

为推动非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省力促在激活传统文化基因上实现新突破,大力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实现非遗文化“见人、见物、见生活”。我省持续抓好陕北和羌族两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主场活动,组织288项非遗项目、412类非遗产品线上线下展销;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稳步推进12个国家重点扶持非遗工坊建设;借助全运会平台,建设十四运会全运村非遗展示空间,高质量举办陕西传统工艺、传统体育等非遗展演。省文化和旅游厅围绕构建国家、省、市、县四级保护体系,针对非遗不同项目、生存状态等属性,制定多元的传承保护方案,针对非遗传承人,联合陕西师范大学、陕西艺术职业学院等院校,大力实施研培计划。

让陕西非遗品牌走向世界

9月17日,由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公益财团法人日中友好会馆主办,陕西省对外文化交流促进会承办的“国风秦韵——中国陕西皮影艺术展”在日本东京开展,共展出38套展品,集中展示了陕西皮影制作工艺、皮影精品实物和皮影戏经典剧目等内容。造型独特、刻制技艺精湛的皮影展品彰显了皮影文化的独特魅力,吸引了众多日本民众观看。

树立陕西非遗品牌、让非遗产品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数千年文化的独特魅力,意义深远。近年来,我省不断强化非遗文化品牌建设,组织开展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陕西主场宣传展示展销活动,培塑了陕西传统工艺大展、陕西非遗传承人绝活才艺展、黄河记忆非遗展等一批非遗品牌;组织非遗项目和传承人广泛参加全国相关大赛和文化旅游展示活动,并走出国门,大力宣传展示和推广非遗文化,让陕西非遗品牌在全国叫响,在全世界产生影响。

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高阳说:“9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榆林市绥德县考察时强调指出,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宝贝,对延续历史文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我们做好非遗工作增添了信心和底气。”

下一步,我省将继续落实好《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加快制定我省相关配套措施,培育一批非遗项目和传承人“网红”品牌,筹划建设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安鼓乐专题馆项目,支持西安易俗社、西安三意社、陕西戏曲研究院等传统剧院、院团健康发展。(记者 李卫)

编辑:胡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了解陕西大事 关注陕西头条
  • 老城新游的全新玩法:听一曲秦腔 来一场Citywalk

    忒色 唱响古调 体验梨园文化9月8日至15日,由西安市新城区委宣传部、新城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新城区西一路街道办事处主办的“遇见城墙梨园夜”秦腔文化艺术周在西安明秦王府城墙旁上演 2023-09-20

  • 千余枚见证丝路繁盛的珍贵简牍首次亮相

    忒色 甘肃简牍博物馆整理研究部主任肖从礼说,这两枚里程简“接力”勾勒出汉代丝绸之路东段、长安至敦煌的具体线路走向和重要节点 2023-09-20

  • 列车上的汉服馆惊艳亮相

    忒色 本次旅游专列除设置汉服、甲胄展示区外,创造性地设立了专门的化妆区,配备专业化妆师,为游客打造出最完美的唐代形象,体验从未有过的“上车变身,下车穿越”的独特旅行感受 2023-09-12

  • “西安文旅”成热词 古都“西”引力强力输出

    忒色 《人民日报》海外版8月30日、31日,先后刊发《暑期文旅消费活力四射》《智慧旅游令人耳目一新》等报道,西安大唐不夜城、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汉服妆造特色产业等受到关注 2023-09-05

  • 延安景区联动 开展“七夕”主题活动

    忒色 8月22日七夕节,延安景区联动推出七夕主题活动,让游客感受陕北婚嫁民俗文化 2023-08-23

  • 万余游客华清宫浪漫过“七夕”

    忒色 本报讯(记者 王战荣 阮班慧)鼓乐齐鸣,朱门开启,7对“新人”在一众宫女的簇拥下,踩着大红色的地毯款款而来,跨马鞍、合卺礼、共结镜钮……8月22日,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当天,一场唐宫婚典在中国知名爱情地标景区华清宫内隆重上演,给上万名游客带来了非凡体验 2023-08-23

  • 去宝鸡“微度假”成西安人旅行新风尚

    忒色   宝鸡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武云说,西安市民青睐宝鸡“微度假”,更加证明宝鸡联合西安开展“共建西宝一体化大旅游圈”系列活动的必要性 2023-08-18

  • 在“家门口”遇见美好 以需设藏 城市书房”满足读者个性需求

    忒色 市民在西安市未央区图书馆阅读书籍  记者 郝钟毓 摄  本报讯(记者 高乐)通顶书柜熠熠生辉、文化气息扑面而来……8月17日,记者获悉,西安市未央区图书馆将采用“以需设藏”馆藏建设模式,通过全面了解读者需求,不断丰富纸质资源与数字资源,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需求 2023-08-18

  • 西安城墙再增一处登城点

    忒色 东北城角登城点开放时间为8时至20时,广大市民及游客可以在游览皇城坊历史文化街区之余,在检票口直接购票,或微信搜索“西安城墙景区”小程序进行线上购票 2023-08-14

  • 推广丨独领潮头 列翠太白COLMO双洗站·西安新品首发

    忒色 7月28日,高端AI科技家电品牌COLMO新品首发来到西安太白之巅,将洗烘一体机、扫拖机器人两大产品融合升级,发布新品——COLMO双洗站,创造出目前家电行业从未有过的新形态、新物种。 2023-07-31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作邮箱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宣传自律管理承诺书

Copyright ©2006-2022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